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圍生期心肌病

圍生期心肌病
圍生期心肌病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就診科室 :婦產科

多發群體 :30歲左右經產婦

常見症狀 :無心臟病的妊娠末期或產後(通常2~20周)

出現呼吸困難、血痰、肝大、水腫等心衰症狀

圍生期心肌病是指既往無心臟病史,於妊娠最後3個月或產後6個月首次發生的以累及心肌為主的一種心肌病。圍生期心肌病在圍生期首次出現,可能使無心臟病的妊娠末期或產後(通常2~20周)女性出現呼吸困難、血痰、肝大、水腫等心力衰竭症狀,類似擴張型心肌病。病人可有心室擴大,附壁血栓。本病的特點之一是體循環或肺循環栓塞的出現幾率較高。有人認為,本病由於妊娠、分娩使原有隱匿的心肌病顯現出臨床症狀,故也有人將之歸入原發性心肌病的範疇。本病多發生在30歲左右的經產婦。如能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安靜、增加營養、服用維生素類藥物十分重要。 [1]

目錄

病因

圍生期心肌病是一組多因素疾病,其病因迄今未明。其發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機體自身免疫因素有關,多胎、多產、高血壓、營養不良、貧血等均被認為與圍生期心肌病的發生有關。也有人把剖宮產術、慢性高血壓、先兆子癇視為發生圍生期心肌病的危險因素。 [2]

臨床表現

 
圍生期心肌病
原圖鏈接

圍生期心肌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充血性心力衰竭。無心臟病的妊娠末期或產後(通常2~20周)出現呼吸困難、血痰、肝大、水腫等心力衰竭症狀,類似擴張型心肌病者。 [3]

診斷

診斷標準為:①既往無心臟病病史;②發病時有心力衰竭症狀,無特殊心臟異常體徵;③超聲心動圖可示心房心室均擴大,以左心室擴大為甚,各瓣膜有反流。

治療

安靜、增加營養、服用維生素類藥物十分重要。針對心力衰竭,可使用洋地黃、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等。對有栓塞的病例應使用抗凝劑。

充血性心衰

 
圍生期心肌病
原圖鏈接

對洋地黃反應較好,快速使用可使心衰很快得到控制。可加用小劑量利尿劑及血管擴張劑。

心律失常

參見心律失常治療。 [4]

預防

1.加強妊娠期圍生期體檢,及早發現和治療妊娠中毒症,預防產褥期或產後各種感染。

2.再度妊娠可引起復發間歇性腎盂腎炎不良飲食習慣過度體力消耗以及洋地黃使用不當也可致復發。應避免和去除上述因素。 [5]

學術論文

  • 劉淑芸. 圍產期心肌病的診斷. 《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 , 2000
  • 王駿. 圍產期心肌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 心血管病學進展 》 , 2003
  • 陳竹欽,胡冬梅. 圍產期心肌病的因素診斷與治療. 《 VIP 》 , 1998
  • 高昌俊. 圍產期心肌病(PPCM)的回顧與展望. 《 VIP 》 , 1997
  • 王雁,王曌,魏俊,張麗江等. 圍生期心肌病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患者的鑑別診斷要點探討. 《 CNKI;WanFang 》 , 2012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