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困獸猶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困獸猶鬥
來自綠色網站的圖片
kùn shòu yóu dòu

近義詞 :鋌而走險

反義詞 :放下屠刀、自行滅亡、垂死掙扎

出 處 :《左傳

體 裁成語

屬 於 :中性詞

困獸猶鬥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拼音kùn shòu yóu dòu,意思是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掙扎、搏鬥。比喻身處絕境仍要拚命抵抗。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

原文

秋,晉師歸,桓子請死,晉侯欲許之。士貞子諫曰:「不可。城濮之役,晉師三日谷,文公猶有憂色。左右曰:『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公曰:『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後可知也,曰:『莫餘毒也已。』是晉再克而楚再敗也。楚是以再世不競。今天或者大警晉也,而又殺林父以重楚勝,其無乃久不競乎?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夫其敗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損於明?」晉侯使復其位。[1]

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發兵去救援被楚攻打的鄭國,可是晚到了一步,鄭國已投降了楚軍。這時晉軍主帥荀林父主張退兵,可副帥反對,最後由於意見不一致,晉軍被楚軍打得大敗。

晉景公得到這一消息,很是氣憤。晉軍將領回國後,晉景公立即叫人把敗軍將領帶上殿來,大聲斥責,追究責任。那些將領見國君大發雷霆,跪在一旁,不敢吱聲,過了一會,荀林父想到自己是主帥,這次大敗應負有責任,就跪前一步說:「末將罪該萬死,現請求一死。」

景公盛怒之下,拂袖示意衛兵來捆綁荀林父。這時,大夫士貞子上前阻止,不慌不忙地對景公說:「三十多年前,先君文公在對楚的城濮之戰中大獲全勝,晉國舉國歡騰,但文公面無喜色,左右感到很奇怪,就問文公:『既然擊敗了強敵,為何反而愁悶?』文公說:『這次戰鬥,由於我們採取了正確的戰略原則,擊破了楚軍的左、右翼,中軍主帥子玉就完全陷入被動,無法挽回敗局,只得收兵。但楚軍雖敗,主帥子玉尚在,哪裡可以鬆口氣啊!困獸猶鬥,更何況子玉是一國的宰相呢?我們又有什麼可高興的,他是要來報仇的!』直到後來楚王殺了子玉,文公才喜形於色。楚王殺子玉,是幫了我們晉國的忙。如果說楚國被先王打敗是一次失敗,那麼,殺掉子玉是再次失敗。現在您要殺掉林荀父……」

景公聽了士貞子的話,恍然大悟,笑着說:「大夫別說了,我懂了,我殺了荀林父,豈不是幫了楚國的忙?這樣,我們不是也將一敗再敗了嗎?」

於是,景公當場就赦免了荀林父等將帥。

視頻

困獸猶鬥

參考資料

  1. 宣公·宣公十二年,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