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回憶我的爺爺(李純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回憶我的爺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回憶我的爺爺》中國當代作家李純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回憶我的爺爺

每當看到拄拐杖的老人,就情不自禁的想起我逝去的爺爺。

自打記事兒起,爺爺就帶着我上街、串門走親戚,甚至他到朋友家,都要帶着我去。春節前辦年貨,爺爺會給我買好些糖塊,還有「小洋鞭、小摔炮」。我喜歡的不得了,常常在小夥伴面前炫耀。

爺爺經常告誡我,和年長的人說話要有禮貌,要懂得尊重他人。爺爺的囑託,讓我受益,影響着我的人生走向。他老對我的關懷,讓我永生難忘。

爺爺叫李漢池,在我們家族起名一輩三個字,一輩兩個字。爺爺生於一九二二年,農曆壬戌年,屬狗,在同輩中排行老五。那時我家很富裕,幾代人都在一起生活,爺爺從小讀了幾年私塾。在我的記憶里,我家有很多古書,都是用線繩裝訂的書本,紙張泛黃,看上去很陳舊,「文革」後就不見了。爺爺談古論今,能講很多民間傳說,如《聊齋》里的鬼神;《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故事,他都能講得繪聲繪色。

爺爺三十幾歲的時候,由於家庭成員產生矛盾,一百多口人開始鬧分家,上百垧地,還有車馬和房屋,都分給了一個個小家庭。爺爺帶着一家老小趕着馬車,離開了蘭西縣平山鎮李建屯。李建屯的由來,是爺爺長輩李建跑馬占荒時立的屯子,那時,我家有長工、短工,還有幾個人看家護院;二爺在城裡做官,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家族在蘭西縣還是很有名的。

由於分家時是冬季,天氣寒冷,坐在馬車上的曾祖母、身孕的奶奶,還有大姑、十多歲的父親和一歲多的小姑,都擠成一團,那情景真的太悽慘了。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青岡縣「六大屯西的白地房子」落了腳。爺爺是投奔他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姑奶家。住下來沒多久,奶奶就小產了,因落下疾病,不久後就病逝了。

奶奶去世的時候,爺爺還不到四十歲,沒分家的時候,爺爺是管事的,就是所說的「二當家」的。爺爺沒有下地幹活的經歷,搬到一個新地方,可苦了爺爺,上有太奶,下有不能勞動的父親和兩個姑姑,這樣老的老,小的小的生活了幾年,待父親和母結婚後,爺爺才擺脫了既當爹又當媽的日子

爺爺身高一米八左右,說話大嗓門,嘮起嗑來頭頭是道。屯子裡大事小情都來找爺爺,誰家的豬丟了,狗找不着了,都找爺爺掐算一下;只要丟的時辰報的准,爺爺掐算的就准。所以周圍屯子有事都來找爺爺,爺爺是來者不拒,從不收報酬。爺爺的真誠無私,得到了屯裡人的尊重。爺爺還會寫「拘魂碼」,他自己研墨,在兩張一尺見方的黃紙上,用毛筆寫上字,告訴「求碼」的人,一張在小孩頭上燒掉,一張貼在水井的樁上,專治所說的「吵夜郎」。可能這「拘魂碼」挺靈驗的,來求爺爺寫「拘魂碼」人還是很多的。

爺爺四十多歲時開始抽煙,煙癮非常大,出了忙時不抽外,嘴裡始終叼着旱煙袋。三弟和四弟出生時,媽媽沒有奶水,因家裡困難,買不起奶粉,所以三弟和四弟都是爺爺餵大的。他們都是剛能吃東西,就由爺爺餵土豆,爺爺先把土豆用嘴嚼細,然後一勺一勺的餵。三弟大一點,能吃麵食了。爺爺就嚼着發麵餅餵他,經常看見三弟一哭,爺爺就把旱煙袋一放,抱起三弟,一口一口地餵起發麵餅。現在想想,爺爺嘴裡的旱煙味多大呀!但三弟和四弟都是爺爺餵着長大的。

小時候,每年都有一個老頭來我家。他的頭髮、鬍子和長長的眼眉全是白的,我見到他就會對媽媽喊:「白鬍子老頭來了!」

媽媽告訴我不許這麼叫,應叫戰爺爺。聽說這位戰爺爺是鐵路工人,與爺爺是最要好的朋友,每次來我家都要住上好多天,跟爺爺有說不完的話。

還有一位爺爺叫張士陽,家住在姜家粉房,離我家七里多地,爺爺常帶我去他家串門;每次去張爺爺家他都是熱情招待,張爺爺也常來我家。他們每次相見都是那樣的親切,有說有笑,酒桌上碰杯對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爺爺的表弟梁爺爺,也是我家的常客,梁爺爺來了就要常住,半個月是最短的時間。常來我家的還有貨郎張,王皮匠,聽媽媽說這些人都是爺爺的朋友。爺爺的熱情好客是出了名的。

寫於二0二三年八月三十日[1]

作者簡介

李純富,網名,相逢是緣·尋找快樂的人,黑龍江省綏化市人,退休前是小學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