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回不去的80年代(黃艷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回不去的80年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回不去的80年代》中國當代作家黃艷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回不去的80年代

雨夜,讀罷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掩卷良久心有戚戚。

那是一個集權裹挾紛爭不斷的時代後期,思想與文化劫難餘波未了,連空氣都噤若寒蟬,個體命運視如草芥,動盪煎熬迷思未來。

80年代初曙光微露,人們從那些單純、壓抑、扭曲的年代邊緣覺醒,掙扎于禁錮的青春萌動,在理想、欲望與清純里搏殺。面對依然無法掌控的命運,鄂西恩施利川邊遠土家公母寨,下鄉鍛煉的大學生小關,偶遇陪父流放的初戀同學麗雯,一場揪心虐戀序幕就此拉開。純真時期本該美好的愛情,卻帶着特殊時代的鐐銬。小關回城考研,結婚離異入獄出獄,悄悄回到小城為父親骨灰遷葬,與寡居的麗雯再次邂逅並短暫纏綿,最終以勞燕紛飛的無奈結局和悲情宿命而告終。

小關遠走他鄉,顛簸流離中事業漸有起色。在淳樸邊遠的小城,女主卻罹患癌症孤獨離世,以短暫的生命,唱着哀傷孤絕的青春輓歌,演繹不為抵達只為成全的悽美。成全背後女主肝腸寸斷的決絕,冷艷緊裹的聰慧,是愛的矜持與責任,是情到深處的孤傲隱忍,是不糾纏不放棄的遠視,更是對現實殘酷理想渺遠的放逐和仰望,是人性致純的高蹈。

坐於時光彼岸的雨夜,用懷舊之心讀這樣一則故事,以祭奠那些千瘡百孔且並不太遙遠的年代。借用野夫所言,追憶廢墟上生長出來的美好時光。風雨敲檐子夜昏黃,再次審視曾經走過的無邪青春,舔砥蠻荒下暗陳的傷口,悲憫謂嘆落紅成泥。

野夫的文字,如跋涉於荊棘古道追溯有聲的腳步,遊走於古典與現實間,以唯美的厚重,承載着幾代人泣血不羈的命運,輾轉里總能戳中時代痛點。在愛恨情仇的江湖跌宕中,讀出剜心般的生疼,讓人沉湎潸然。正是這種刮骨療傷的痛感,撕扯被命運蹂躪的不甘,踏過時間荒原,於情感廢墟里,完成對時代的拷問和生命的檢視。

章詒和如是評價:「野夫筆下那些美妙溫軟的情感,是怎樣被一陣一陣的風雨沖光刮淨——我讀到的是他的心,看到的是他的淚。那獨立之姿,清正之氣,令我心生莊嚴。」

相比於無關痛癢的風花雪月,和治癒心靈雞湯,我更願意去讀讀野夫,高爾泰。在那些靈魂跳動的文字里,去窺探揭開不為人知的年代疤痕,去沉思去疼痛。以切膚之後的反芻,覺察或遠或近的人生,嗅出混沌里的一股清流,觸摸永不消蝕的魏晉風骨。

中國作家閻連科在獲得捷克世界文學一等獎獲獎感言中說「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在這個宏闊多變的世界,渺如螻蟻輕如鴻毛的我們,誠然不能實現社會改良的偉大使命,只能在推搡動盪的不斷變革中跌撞思考。於春日乍暖還寒的雨夜,在這樣的文字里,完成對一個時代的緬懷;對洪流遠逝生命浮沉的追思;對逆流而上的不屈靈魂,心生敬畏與莊嚴。

[1]

作者簡介

黃艷麗,女,江西鉛山人,教育工作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