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棱飄拂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棱飄拂草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亞綱: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

目:莎草目(Cyperales)

亞目:禾本目

科:莎草科(Cyperaceae)

亞科:藨草亞科

族:藨草族(Scirpeae)

屬:飄拂草屬(Fimbristylis Vahl)

種:四棱飄拂草

四棱飄拂草(sì léng piāo fú cǎo),學名 Fimbristylis tetragona R. Br.,異名:Fimbristylis cylindrocarpa ,根狀莖不發達,具許多鬚根。稈密叢生,高(8-)18-50(-60)厘米,四稜形,平滑,基部具少數葉鞘;葉鞘頂端斜截形,具棕色膜質的邊,無葉片,無苞片;小穗單個,生於稈的頂端,卵形或橢圓形,頂端鈍或圓的,長5-10毫米,寬3-6毫米,具多數花;鱗片緊密地螺旋狀排列,膜質,長圓形,有時基部稍狹,頂端圓形,無短尖,長3.5-5毫米,淡棕黃色。產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多生長於沼澤地里。 [1]

形態特徵

根狀莖不發達,具許多鬚根。稈密叢生,高(8-)18-50(-60)厘米,四稜形,平滑,基部具少數葉鞘;葉鞘頂端斜截形,具棕色膜質的邊,無葉片,無苞片;

小穗單個,生於稈的頂端,卵形或橢圓形,頂端鈍或圓的,長5-10毫米,寬3-6毫米,具多數花;鱗片緊密地螺旋狀排列,膜質,長圓形,有時基部稍狹;

頂端圓形,無短尖,長3.5-5毫米,淡棕黃色,近於扁平,背面無龍骨狀突起,具多數脈,中間3條脈較粗;雄蕊3,花葯線形,長1.2-1.5毫米;花柱長而扁平;

基部逐漸擴大,幾與小堅果等寬,具疏緣毛,柱頭2-3個。小堅果狹長圓形,雙凸狀,淡棕色,長2.5毫米,具較長的柄,表面有明顯的六角形網紋,具光澤。花果期9-10月。

產地生境

產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多生長於沼澤地里。分布於越南緬甸尼泊爾錫蘭印度馬來西亞以及澳洲

四棱飄拂草植物簡介

中文學名:四棱飄拂草 二名法:Fimbristylis tetragona R. Br.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亞綱: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

目:莎草目(Cyperales) 亞目:禾本目 科:莎草科(Cyperaceae) 亞科:藨草亞科 族:藨草族(Scirpeae)

屬:飄拂草屬(Fimbristylis Vahl) 種:四棱飄拂草

四棱飄拂草產地分布

分布於中國大陸產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島;越南、緬甸、尼泊爾、錫蘭、印度、馬來亞以及澳洲也有。

參考來源

  1. 四棱飄拂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