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川省巴中市北山寺

四川省巴中市北山寺

中文名稱;北山寺

地點:四川省巴中市

占地:二十餘畝

海拔:810餘米


四川省巴中市北山寺是平昌北山寺亦名北峰院,位於平昌縣得勝鎮。東北接壤通江,西北依抵巴州,距平昌縣城40餘公里,距縣城60餘公里,,寺東、西、北面為懸崖絕壁,南面地勢平緩。寺周岩下樹木繁茂,有古樹松柏、楠木、菩提、搖錢等灌、喬木數種。

目錄

序言介紹

據《巴州縣誌》載:"北山寺,在縣東得勝場,僧慧悟始建,花竹蔭森,足資遊憩。"此寺為什麼被《巴州縣誌》記載呢?因民國以前平昌屬巴州縣管轄,故記入《巴州縣誌》。該寺清初遭兵燹,康熙年間復修繕二教寺改名北山寺。現存寺院及壁畫乃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至二十五年(1845年)雷自然和尚籌資繼建的。

建築

北山寺坐北向南,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因其地勢高低布局,寺廟沿山勢中軸線建成前殿、中殿、後殿復四合院布局,寺前建有會仙亭,其右側樹碑林,左側設石獅,數百級石階在菩提樹遮掩下通向"隱身洞"洞內四壁浮雕石像、楹聯。由洞門左側再逐級登至寺院正面,左右壁滿刻詩文和香客祈福鐫銘。跨進寺院,展現在眼前的是左為東嶽殿、靈官殿、天官殿、留雲殿,右為南嶽殿、善惡堂、祖師殿、愛月樓,各殿內四壁飾有壁畫。穿越過廳,"千佛岩"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躍入眼帘。殿內雕塑金碧輝煌,殿前桂樹郁蔥,伴池蓮花並蒂,池上石拱橋三洞,穿橋而過乃是觀音堂,堂的右壁上還殘存"山水圖"、"虎獸圖"等壁畫。

北山寺內壁畫內容多是唐僧取經圖、菩薩、天王、力士、千佛等。

北山寺的建築屬古代寺廟建築,青瓦屋面,土石木結構,殿堂穿逗梁架,不管是原建或是復修、大體都是按古建築格局修造。現保存完好,早在八十年代就被達縣地區行政公署公布為地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

重要性

北山寺是冷兵器時代兵家必爭的軍勢要地,明武宗時農民領袖蘭延瑞、鄢木恕就在此地起義,張獻忠入川以得勝為重鎮,一度屯兵於此,清白蓮教農民起義軍也以此為據點。這些歷史在寺內存碑銘文中均有記載。

在近代,紅四方面軍在這裡建立了蘇維埃政府,紅十一師、九十師、八十八師、九十師先後在這裡設立過指揮部。1933年10月徐向前總指揮在此主持召開了軍事會議,制定了"宣達戰役"作戰計劃。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曾在這裡指揮"宣達戰役"及以後的反"六路圍剿"戰役,均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相關視頻

攀登北山寺

參考資料

  1. 北山寺 , 新浪網 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