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田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川田鼠(學名:Volemys millicens[1] ,為倉鼠科川田鼠屬的動物。
分布
四川田鼠目前只在中國大陸發現,是中國特有物種,分布在西藏、雲南、四川(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汶川。
牠們主要棲息在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針葉林、山地針闊混交林、山地針葉林和山地灌叢草甸地帶,以草為食。
特徵
四川田鼠體形中等,體長102-115公分,尾長約53公分,體重17-38克。耳灰棕色,體背暗棕褐色或黃褐色;腹面灰白或黃白色。尾背灰褐色,尾腹污白。四足背面灰白色。
![]()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中國實驗動物信息網 |
習性
四川田鼠,生活在高原和山地的過渡地帶,是一種哺乳動物,它最大的特點是牙齒比一般田鼠要短,適應能力很差,生理機能比較原始,對生態環境變化極為敏感,不喜歡和人類共居。作為一個古老鼠種,它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從第四紀冰川時代倖存下來,如今生存範圍很小。
保護
四川田鼠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牠們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