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崑劇舞台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四聲猿》,明徐渭作,雜劇。

目錄

劇目介紹

崑劇《四聲猿》包括《狂鼓史》、《玉禪師》、《雌木蘭》、《女狀元》四個短劇,除《女狀元》為南雜劇用南曲外,其他用北曲。有《盛明雜劇》本。

《罵曹》原本第一折《狂鼓史》(用北曲),崑曲演唱本改題為《擊鼓罵曹》,簡稱《罵曹》,《遏雲閣曲譜》、《與眾曲譜》均選載。

劇寫禰衡在陰司劫數已滿,上帝封他為修文郎。閻羅判官想起當日禰衡怒斥曹操的故事,把曹操也叫出來,要他倆重演一番。禰衡言之鑿鑿,舌如劍戟,歷數曹操不義之事,從「逼獻帝遷都」說到「伏後之死」,甚至還說到「孔融之死」及後來的「楊修之死」。罵完後,禰衡升天成仙,曹操繼續收監。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點和風格的藝術樣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用來娛神的原始歌舞。《尚書堯典》上說:「於!子擊石拊石,百魯率舞。」《呂氏春秋古樂》上也說:「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日《玄鳥》,三日《遂草木》四日《奮五穀》五日《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着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1]」;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着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詩經》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牴」(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視頻

四聲猿 相關視頻

崑劇演繹四大名著!浙昆今年將傳承演出進行到底
浙江崑劇團拉開傳承演出大幕 經典與情懷吸引更多年輕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