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喬治斯·克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喬治斯·克勒(德語:Georges Jean Franz Köhler,1946年4月17日-1995年3月1日),生於慕尼黑。

德國生物學家,由於發現了單株抗體的生產方式,以及相關的免疫學貢獻,而與尼爾斯·傑尼色薩·米爾斯坦共同獲得1984年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2]

生平

1974年,獲得西德弗萊堡大學的生物學博士學位。

1974年至1976年,他與米爾斯坦在英國劍橋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合作。

1975年,他們一起發現了眾所周知的技術[單株抗體]的生產方式 。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中,稱為淋巴細胞的細胞分泌各種類型的抗體,其功能是使自身與進入人體的抗原(異物)。免疫系統維持各種各樣的抗體,每種類型的抗體都能夠將自身附著在特定類型抗原(例如特定細菌種類或菌株)表面的匹配位點。為了製備大量抗體,科學家曾經將抗原註入動物體內,等待抗體形成,從動物身上抽血,然後分離出抗體。通過這種方法獲得的抗體幾乎永遠不會純,因為典型的抗原具有許多可識別的表面位點,每個表面位點都會導致形成不同類型的抗體。

1976年至1985年,在巴塞爾免疫研究所工作。

1985年,他被任命為弗萊堡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研究所的三名主任之一。

1995年,逝世於布雷斯高。

貢獻

克勒米爾斯坦看到如果找到一種克隆淋巴細胞的方法(使它們在培養基中無限細分),那麼最終種群分泌的抗體分子將完全相同。淋巴細胞壽命短,但是不能令人滿意地培養。克勒米爾斯坦通過誘導淋巴細胞與骨髓瘤(一種腫瘤)的細胞融合來解決了這個問題,骨髓瘤可以無限期繁殖。所得的雜種細胞產生一種抗體,同時無限期地延續下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