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讀音nuò,漢語漢字。指嘆詞,可以讀成不同聲調以表示不同的感情和態度。例句:喏,這不就是問題的實質麼?[1]

[]

詳細釋義

水滸傳中,常有唱喏(rě),用於下屬對上級、晚輩對長輩,即給人作揖同時揚聲致敬。原為應答之聲,東晉時氏子弟用以為禮,當時人頗以為異。後乃遍用之。唐裴鉶《傳奇·崔煒》:「女酌醴飲使者曰:崔子俗歸番禺,願為挈往,使者唱喏。」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古所謂揖,但舉手而已。今所謂喏,乃始於江左諸王。

nuò

嘆詞,表示提醒對方

1、舊時男子所行的一種禮節,給人做揖同時出聲致敬。

2、舊時顯貴出行,喝令行人讓路,叫「唱喏」。

先君言,舊制,朝參,拜舞而已。政和以後,增以喏。然紹興中,予造朝,已不復喏矣。――宋·陸游《老學庵筆記》

3、古代稱品行高尚,身份高貴而不孤高,不斷追求人生理想的「哲學」或者「人」為「喏」。

君,貴,尊,三者具而謂喏也。――宋·陸游《老學庵筆記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nuò

嘆詞,表示讓人注意自己所指示的事物:喏,就是這本書。

同「諾」。

古代表示敬意的呼喊:唱喏(對人作揖,同時出聲致敬)。

部首:口

鄭碼:JEGJ

U:558F

GBK:DFF6

筆畫數:11畫

筆順編號:25112213251

五筆輸入法:kadk

部外筆畫:8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尒者切,音惹。《玉篇》敬言。《字彙》俗雲唱喏。

又《集韻》應聲。《淮南子·道應訓》子發曰:喏,不問其詞而遣之。

又《六書統》古文諾字。注詳言部九畫。

又《玉篇》俗酌切。義同。 《集韻》或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