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嘯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嘯叫[xiào jiào]回授音 [1]

[]

產生原因

簡單來說,嘯叫產生的條件需滿足以下三點: (1)話筒與音箱同時使用。 (2)音響系統重放的聲音能夠通過空間傳到話筒。 (3)音箱發出的聲音能量足夠大,話筒的拾音靈敏度足夠高。 總結其產生原因的本質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點: (1)相位條件:要求反饋到傳聲器的聲波信號與傳聲器原聲源輸入的聲波信號同相位。 (2)振幅條件:聲反饋環路為正反饋,即反饋增益大於1。

危害

話筒拾音的音響系統,都有反饋嘯叫的可能。話筒嘯叫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激時功率放大器會產生很大的功率輸出,可能超出擴聲設備的承受範圍,燒壞功率放大器和發聲設備。 2.在反饋係數接近於1時,由於產生梳狀濾波效應,延時聲場與直達聲之間的疊加,會使擴音聲場比原聲場在音感上變得狹窄。 3.揚聲器聲場的延時反饋,會使整個系統形成一連串的延時回聲,並且這種回聲將加重梳狀濾波效應,產生明顯畸變的混響拖尾——剛響失真。 4.嘯叫時輸出的聲壓很大,嚴重影響各種活動的氣氛。 5.高壓包的嘯叫。

解決方法

消除反饋嘯叫要從產生反饋嘯叫的必要條件入手,只要能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就可達到目的。 調整距離法 既避免嘯叫又能提升擴音音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將話筒儘量靠近聲源拾音,同時話筒應使用無指向性的。在這裡明確一下,指向性話筒(尤其是銳指向性話筒)遠距離聲源的拾音衰減很小,調整距離對提升擴音音量和防止嘯叫的作用不大。擴聲系統是否容易嘯叫,與話筒的靈敏度沒有直接關係。只不過高靈敏度的話筒都是銳指向性的,容易產生嘯叫罷了。縮短發聲設備與聽眾的距離,實際上可以提升擴音的響度。可適當的減小系統的總增益。若同時輔以指向性寬的近場音箱,話筒稍微離遠點就能避免嘯叫。 對於揚聲器的直接反饋聲場來說,就是話筒距揚聲器越遠越好,揚聲器距聽眾越近越好。話筒應放在揚聲器輻射方向的背面,如果話筒有可能被拿着四處走動,揚聲器應放在話筒無法靠得很近的地方。 頻率均衡法 也叫寬帶陷波法,由於話筒拾音和發聲設備的頻率曲線不是理想平坦的直線(特別是一些質量比較差的放音設備),以及廳堂聲場的聲學諧振作用,使頻率響應起伏很大。可以用頻率均衡器補償擴聲曲線,把系統的頻率響應調成近似的直線,使各頻段的增益基本一致,提高系統的傳聲增益。 應該使用21段以上的均衡器,在要求比較高的地方應該配置參量均衡器,要求更高時,可採用反饋抑制器。實際上擴聲系統在出現反饋自激時,其頻率只是固定在某一點上的純音,所以,只要用一個頻帶很窄的陷波器將此頻率切除,即可抑制系統嘯叫。 反饋抑制器法 也叫窄帶陷波法,在要求很高的場合,如一些現場演唱的地方,普遍使用聲頻反饋自動抑制裝置,這種裝置可以自動跟蹤反饋點頻率,自動調整Q值帶寬,自動將聲反饋消除而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音質。其原理就是通過陷波抑制嘯叫的。例如Sabine的FBX系列反饋抑制器,它是一種由微電腦控制的9段窄帶自動壓限裝置,可以較好地區別反饋自激信號與音樂信號,可在系統出現自激時,迅速作出反應,並在反饋頻點上設定一個很窄的數字濾波器,其陷波深度也會自動設定,濾波帶寬只有1/3倍頻程,如此之窄的陷波頻段,幾乎不會對響度以及音色有影響。 反相抵消法 反相抵消防止自激在高頻放大電路比較常見。 可以在音頻放大電路中採用兩個同規格的話筒分別拾取直達聲和反射聲,通過反相電路使反射聲信號在進入功放前相位相互抵消,能有效的防止嘯叫自激。 調相法 擴音系統的自激嘯叫,其反饋迴路是正反饋,如果把話筒信號調相處理,就會破壞自激的相位條件,從而防止系統的自激嘯叫。有資料表明,當相位偏差值在140°時,穩定度最好;並且,調製的頻率越高,系統的穩定性越好。為了使處理後的音質不發生太大的畸變,其調相頻率的最大允許值是4Hz。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