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齧指心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齧指心痛
二十四孝之一

近義詞

反義詞

出 處 :《二十四孝

體 裁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齧指心痛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曾參外出,母親咬指呼喚他回家的故事。出自《二十四孝》。

原文

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齧其指。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齧指以悟汝爾。」[1]

譯文

曾參,姓曾名參,字子興,又稱曾子,魯國武城(今山東費縣)人。孔子子弟。著有《大學》一書。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對母孝順。傳說,有一天,他進入深山砍柴,家中來了客人,母親急盼兒歸,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時曾參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喚,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連心。

詩讚

母指方纏齧。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叫曾參的人,是孔子的學生。此人品德高尚,孝順父母。孔子認為他可通孝道,經常和他一起討論關於孝的問題,為後人留下許多關於孝的言論。

有一次,他吃過午飯便到山裡砍柴去了,他母親一個人在家裡。他剛去不久,家裡忽然來了幾個客人,當時家裡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來招待客人。母親着急,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哎,要是曾子這時候能夠回來幫我一下就好了。」她這樣想着,並在心裡焦急地盼望着兒子的出現。可是等啊等,等了好長時間,還不見兒子的身影。情急之中,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她知道母子的血脈是相通的,於是就用牙齒將自己的一根手指咬破。

果然,曾子在山裡就忽然感到一陣心痛,他料想家裡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就急忙挑着柴回家。回到家裡,客人還沒有走,曾子便幫着母親招待客人。待客人走後,曾子跪在母親膝前,請母親告訴他為什麼家裡來了客人他會心痛。母親便向他解釋道:「因為客人來了以後,家裡沒有招待客人的東西,我見你尚未歸來,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會有感覺,能早點回來,幫助招待客人。」

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視頻

齧指心痛

參考資料

  1. 齧指心痛,好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