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唯一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他19歲,單身;她48歲,已婚,有兩個女兒。一次網球混合雙打,讓他們邂逅了愛情。

英國文壇巨匠、布克獎得主朱利安•巴恩斯全新作品,抒寫無法被定義的愛情,透析時間與記憶的真諦。

一份綿密細膩的情感紀實:第一人稱講相愛,第二人稱講相處,第三人稱講分離。愛情無法 被定義,卻可以變質和消解。你是願意愛得多痛得多,還是愛得少痛得少?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關於時間與記憶的真諦:當我們回憶過去,當故事已經反覆講述了很多遍,我們很可能會美化它,又或者醜化它。這其中究竟還有多少真實的成分?

著名平面設計師馬仕睿全新打造「巴恩斯作品系列」。溫情卻又稜角分明的少年戀情,在一生的故事裡層層疊疊地上演。

名人評價

受困於日常生活的悲劇如此感人、如此敏銳,人們只能幾乎盲目地、以片斷地形式面對——而這,正是真正大師級小說的標誌。

——布克獎評委加比•伍德

緊張,悲傷,優美,這是巴恩斯最好的一部作品。

——《旁觀者》

巴恩斯是艾米斯—麥克尤恩—希金斯同代作家中,最具創新精神的作家。

——《紐約時報書評》

【內容簡介】

在愛里,一切都是既真又假。

對於愛這個話題,說什麼都不算荒謬。

倫敦郊區青年保羅大學假期回家,參加了網球俱樂部。他的搭檔蘇珊是位四十多歲的已婚女人,有兩個女兒。兩人墜入愛河。保羅把蘇珊從糟糕的婚姻中解救出來,卻因為蘇珊酗酒成性又不得不分開。曾經的愛消失了,只剩下遺憾和怨懟……

作者簡介

朱利安•巴恩斯 Julian Barnes

出生於1946年,英國當代作家。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參與《牛津英語辭典》的編纂工作,做過多年的文學編輯和評論家。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他以突破之作《福樓拜的鸚鵡》入圍布克獎決選,躋身英國文壇一流作家之列。此後,他橫掃各大文學獎項,三進布克獎決選,並於2011年憑藉《終結的感覺》贏得該獎,同年獲大衛•柯恩英國文學終身成就獎。

郭國良

浙江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博導,翻譯學研究所所長,中華譯學館常務副館長,中國翻譯協會理事,浙江省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代表譯作有《贖罪》《終結的感覺》《水之鄉》《無可慰藉》《月亮虎》《被釋放的祖克曼》《瓦爾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評》等。

原文摘錄

當一段關係破裂時,女性更有可能會說,「在X發生以前,什麼問題都沒有。」指的是境況或者場所的變更,一個孩子的意外到來,或者,再常見不過的是某件慣常的事——或者也不是那麼慣常——婚外情。然而,男性卻更有可能這樣說,「恐怕這一切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接着他便會說雙方脾性不合,或者是這是一場逼婚,或者某方或雙方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些秘密隨後曝了光。所以她所說的是「……之前我們都很開心」,而他所說的則是「我們從未真正開心過」。

書評

上世紀六十年代,19歲的大學生Paul 在網球場上遇到48歲的中產主婦Susan,Susan已婚並有兩個快成年的女兒。Paul和Susan從網球搭檔漸漸變成情人,甚至「拋棄家庭」另組新居,後來二人分開,直至Susan的老死。Paul在多年後回憶起這段愛情,這就是這本書的內容。手法上主要有不同人稱的穿插,從Paul的第一人稱到第二人稱再到第三人稱。

我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它很像一部壓抑沮喪的電影,明知道是沉落,只不過去看看它沉落的形態。這種電影感主要來自於:將幾十年的時間跨度濃縮在回憶當中,極具鏡頭感的蒙太奇;細節上的呼應,反反覆覆出現的句子是電影當中最常出現的提示線索;創造令人意外的小情節反轉(牙醫);注重氛圍的營造。但我不知道,對一本文學著作做出這種評價是好是壞。

可以舉出很多讓我在那一瞬間聯想到的例子:裸體相對的少年和婦人:《朗讀者》;戀情曝光前,餐桌上少年面對婦人的丈夫:《蓋茨比》;性的描寫:《雛妓回憶錄》……

在某些方面稍微落入俗套了:我相信這種故事發生過千千萬萬遍,我也感覺那些細節的呼應很做作。甚至關於巴恩斯一貫的書寫,有什麼突破嗎?漫長時間的回憶和記憶的真真假假,是不是已經是他的風格?

但我還是試圖在當中尋找,某些超過愛和性、超過少年成長的內容。那些更說得通的部分:它(the only story)為何值得書寫。

played-out generation vs. fancy boys

書中提到個小細節:他們聊到Sharpeville Massacre,當時事件已經過去數年,也即是60年代中期。

如果講Susan的丈夫Gordon Macleod,那一代人代表的是經歷過戰爭逝去的一代,那麼Paul就是當時正當潮流的那代人。更多的性自由、更多對社會不同人群的理解,也包括反戰和新左派思潮,披頭士。(恰恰是沙佩維爾事件成為了日後的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

事實上,Paul並不是激進的學生,或許由於中產階級家庭的保守性,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走在正常軌道上的學生。他似乎也並沒有這方面的個人魅力,對於fancy boys的歸類也感到頗冒犯。

但即便如此,代際之間的矛盾還是默認的。

當談及沙佩維爾,Gordon戲謔地問Paul:你知道沙佩維爾在哪兒嗎?你深思熟慮過的觀點是什麼呢?那麼面對一群暴民你覺得該怎麼辦呢?——Paul 的內心反應是:我真的很討厭成年人問你問題的那種方式,暗示出他們已經知道你會怎麼回答,並且那個回答一定是很傻的或者錯的。

Paul 並不是mewling pinko,但Gordon一定會牢牢地守護自己陣營。

於是,最後就只能用一種俗氣的套路解釋:Gordon與Susan那代人,攜帶着舊世界的創痛,是過時的一代人,用酒精麻痹自己,在那裡面得到些許的寬慰。

時間

同過去的疑問一樣,巴恩斯一開始便提出:」當我們回憶過去,當故事已經反覆講述了許多遍,我們很可能會美化它,又或者醜化它。所以它究竟有多少真實的成分?」

在他們戀愛的初期,19歲的Paul在過馬路時,與一位老人起衝突,Paul咒罵:「You』ll be dead before I will.」 Paul認為在我們年輕的時候,總要以為老年人會眼紅年輕人的人生路漫長。但等到年老的時候,才發現並非如此,那不是嫉妒,而是一種不由自主的經驗主義。

Susan計算他們做愛的次數,或許是因為常年的無性婚姻。但Paul從來記不清什麼時候第一次接吻,更記不清做愛的次數。他反倒是驚訝這個48歲的女人依舊需要避孕(a womanly woman)。

時間差是一個無形的溝渠,從一開始便註定的跌落。

這是一個老年的寫作。然後你才意識到,其實愛情中的年齡差別並非不會成為問題,而是Paul做了自我安慰:我的愛情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跟同齡人都不一樣。——這種優越感,或者講男性的自我意識,壓制住了別的東西。

畢竟,在這個愛情故事當中,Paul和Susan似乎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特質,彼此也不是補集。他們任何一人,普普通通,都不足以使人想到浪漫或美好。但兩人在一起就是故事了。

我只是遺憾,由於年齡差,Susan死去後,最終這個故事還是由男性書寫。

巴恩斯是一個很會寫金句的作家。而我幾乎要忘了這是個愛情故事。

整本書最吸引人的一定是開頭這一句:「Would you rather love the more, and suffer the more; or love the less, and suffer the less? 」

初戀定義了所有後來戀愛的基調。而這種苦痛在Paul後來的人生中如同夢魘般纏繞。那些與Susan在一起的經歷,定義了愛和性、責任和放縱、背叛和忠誠、恐懼和害怕。第三人稱的書寫,是不忍直視嗎?這種愛,有什麼美好值得嚮往?

整本書是一種無限向下的墜落。Susan開始酗酒後,Paul在日記里寫下自己對酗酒的看法,而Susan的回覆是:With your inky pen to make you hate me.

最終的最終,這本Paul的回憶,是否扭轉了這句話。

「Love was like the vast and sudden uncreasing of a lifelong frown.」 釋然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