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唐魚 |
中文名: 唐魚 拉丁學名: Tanichthys albonubes 別 名: 白雲山魚、白雲金絲魚、金絲魚、 紅尾魚、廣東細鯽、潘氏細鯽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硬骨魚綱 目: 鯉形目 亞 目: 鯉亞目 科: 鯉科 亞 科: 魚丹亞科 屬: 唐魚屬 種: 唐魚 亞 種: 無 命名者及年代: Lin,1932 英文名: White Cloud Mountain Minnow |
唐魚(學名:Tanichthys albonubes)是鯉科、唐魚屬魚類。為很小型的淡水魚,最大雄性成魚體長約25毫米,雌魚僅約30毫米。
喜體細小,長而側扁,體高約等於頭長。腹部圓,無腹棱。吻短而圓鈍。口小,亞上位。眼大,側上位。眼後頭長顯著大於吻長。眼間距約為吻長之2倍。體被圓鱗,鱗片中等大小,未見有側線。生活時體色艷麗多彩。其體色及斑紋隨產地、雌雄性別和飼養條件的不同有一定的變異。一般體背棕色,腹面銀白,沿體側中部有1道金黃色或銀藍色縱行條斑,在條斑上下各有數道深棕色線紋。尾柄基部郁紅色圓斑。虹膜金黃。背鰭基部紅色,上雜黃、藍斑點;其他各鰭黃綠,邊緣透明。固定標本體背棕黑色,腹面灰白,沿體側中軸有1道黑色條紋與尾鰭基部的黑斑相連,鱗片上帶有小黑點,其餘色彩消褪。
唐魚多棲息在山區清澈的溪流流水的環境中。習性較膽大,性活潑、溫和。雖分布於亞熱帶,尚能耐寒,當水溫低至5℃時,仍能正常生活。為雜食性小型魚類,以食浮遊動物和腐殖質為主。分布於中國(海南、廣東)和越南;在中國主要分布於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山澗小溪之中。
(概述圖參考來源:)[1]
形態特徵
背鰭Ⅲ-6;臀鰭Ⅲ-7~8;胸鰭Ⅰ-9~11;腹鰭Ⅰ-6。沿體側正中縱列鱗30~32;背鰭起點至腹鰭基部橫列鱗7~8行;背鰭前鱗15~16;圍尾柄鱗12。第一鰓弓外側鰓耙8。下咽齒2行,2·5~5·2或1·5~5·1。脊椎骨4+29~30。
體長為體高的4.2~5倍,為頭長的4.2-4.8倍,為尾柄長的3.9~4.2倍,為尾柄高的8.2~8.7倍。頭長為吻長的5.0~6.0,為眼徑的2.6~3.0。為眼間距的2.1~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9~2.2倍。
唐魚為很小型的淡水魚,最大雄性成魚體長約25毫米,雌魚僅約30毫米。
喜體細小,長而側扁,體高約等於頭長。腹部圓,無腹棱。吻短而圓鈍。口小,亞上位。口裂下斜,下頜突出,前端無瘤狀突,上頜中央也無缺刻。無口須。眼大,側上位。眼後頭長顯著大於吻長。眼間距約為吻長之2倍。體被圓鱗,鱗片中等大小,未見有側線。
鰭短,起點顯著在腹鰭之後,距吻端的距離顯著大於至尾鰭基部的距離。胸鰭末端稍鈍,向後遠不及腹鰭起點。腹鰭短小,末端可達肛門。肛門接近臀鰭起點。臀鰭接近與背鰭相對,起點約在背鰭第二或第三根分枝鰭條基部之垂直下方。尾鰭叉形,末端稍尖。
下咽骨弧形,較窄。咽齒纖細,末端略帶鈎狀。鰓耙短而稀疏。縹2室,後室較前室為長。腹膜灰白。
生活時體色艷麗多彩。其體色及斑紋隨產地、雌雄性別和飼養條件的不同有一定的變異。一般體背棕色,腹面銀白,沿體側中部有1道金黃色或銀藍色縱行條斑,在條斑上下各有數道深棕色線紋。尾柄基部郁紅色圓斑。虹膜金黃。背鰭基部紅色,上雜黃、藍斑點;其他各鰭黃綠,邊緣透明。固定標本體背棕黑色,腹面灰白,沿體側中軸有1道黑色條紋與尾鰭基部的黑斑相連,鱗片上帶有小黑點,其餘色彩消褪。
生活習性
唐魚多棲息在山區清澈的溪流流水的環境中。習性較膽大,性活潑、溫和。雖分布於亞熱帶,尚能耐寒,當水溫低至5℃時,仍能正常生活。為雜食性小型魚類,以食浮遊動物和腐殖質為主。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海南、廣東)和越南;在中國主要分布於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山澗小溪之中。在中國香港、澳門,以及歐洲已有飼養。
繁殖方式
在水溫約23.3℃時產卵繁殖,卵無基性,為沉性卵,產卵後約2天仔魚即孵出。孵出約35日齡卵黃耗盡即能積極索食。產卵期為春季到秋季。親魚在春夏季可以繁殖2次以上。雌親魚一次只產數十枚卵。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2015年5月20日)——極危(CR)。
主要價值
該魚體小,色艷麗和易養,是水族館和家庭中很好一種觀賞魚類。
參考來源
- ↑ 唐魚現身深圳!曾被宣告野外滅絕,揭秘你不知道的瀕危種群,新浪網 , 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