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介·以諫得罪者為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令是一位頗有才華的青年詩人,他僅有短暫的十年創作時間,卻寫出了70多篇散文[1]和480多首詩。他的詩歌代表了他文學創作的主要成就。王令詩文由其外孫吳說編為《廣陵集》,未刊行,近代始有嘉業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版《王令集》,即據嘉業堂該校點,詩賦文21卷。
“ |
以諫得罪者為誰,四海多作唐介詩。 俗兒口狹文字碎,欲狀介事語反卑。 嗟嗟我亦介之徒,此恨不助掀目眉。 三更燈死百慮息,四睫不交雙目眵。 推枕起坐壯介節,以手捫臆為介思。 信乎介亦壯男子,直能金鐵其肝脾。 雷霆之怒萬鈞重,人主之威猶過之。 一語所犯百死在,要領可斷族可夷。 堂堂介也人之難,不畏所畏將所持。 奉書入奏伏文陛,身視赴死如食飴。 面折庭諍語論險,直舌鐵硬堅不移。 天子怒叱大臣語,眾笏交抵侔戈揮。 如何面笑目不瞬,氣不略讋顏怡怡。 即日議下得遠斥,中使臨遣監妻兒。 奈何左右口吻毒,只有死請無還辭。 然今天子甚明聖,雖暫盛怒終復歸。 嗚呼能對治亂監,介也能擦其瑕疵。 語曰五諫吾從諷,仲尼逮有激而為。 後世巽懦祿位徒,緣此粉飾屍素非。 必也事有不得已,宜乎訖死爭不回。 偉哉介也已不朽,日月為字天為碑。 寄語瑣瑣媒孽子,介縱蹈死吾何悲。 |
” |
— [北宋]王令 |
作者簡介
王令(1032年~1059年)北宋詩人。初字鍾美,後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後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他的詩多哀吟自我生活的貧苦,兼及社會的黑暗不平與民生的荒寒蒼涼,表現自己貧賤不改其度的意志與節操。藝術上,王令的詩受到了中唐韓愈、孟郊、盧仝等人的深刻影響,氣概健舉,想象奇特,詞句生硬。詠物寫景、感事議論的長篇古詩尤其如此。仁宗朝以來,詩壇一改宋初三朝之浮靡蕪鄙風習,新一代詩人中頗有一些作詩高揚氣概,風格健舉的,如石延年、蘇舜欽、歐陽修、李覯、郭祥正、徐積等人,或師法"韓孟",或追摹"李杜",總歸取法唐之中、盛雄健高遠的作派。在諸多效法"韓孟"的詩人中,王令是最突出的一個。他既學韓詩的雄邁勁健、奇古奧衍,又學孟郊的冷僻尖峭與慘澹深摯。同時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近體詩也不乏開闊矯健的表現方式與境界,而近於杜甫律絕的風格[2]。大概由於短命和作詩求奇,人們常把王令與唐代詩人李賀相比,但兩人的風格差異還是較明顯的。王令偏於奇健峭厲、憤嫉冷僻,而不似李賀那般幽幻瑰麗、哀感頑艷。
視頻
唐介·以諫得罪者為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散文的特點,天奇教育,2020-08-01
- ↑ 絕句律詩格律【寶典】 ,豆丁網,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