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人街歌謠(李錫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人街歌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唐人街歌謠》中國當代作家李錫文錄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唐人街歌謠

在澳的中國留學生中有不少人讀過這些詩歌,它們雖非出自於名家之手,但卻以飽滿的激情深深地感染着人們。它是對廣大海外學子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讀了這些歌謠,我記住了「楚客」這個名字。

讀着這歌謠,我想起了飽經滄桑的唐人街。在世界各國華人比較集中的地方大都有唐人街,唐人街往往是這一帶華人同胞的商業、文化和政治活動中心,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立性,簡直成了「國中之國」。據說全世界的唐人街還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街面狹窄。澳大利亞一些城市的唐人街也是如此。每天清早,唐人街上活躍起忙碌的人群,不一會兒就會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這情景,既是繁華,也反映出街道狹窄的「先天不足」。在外國人看來,這就是一條小街,如同我們的小胡同。這兒的人們就被限制在這麼一個小天地里。我注意過這個現象,也曾做過考證:唐人街之所以窄,是因為它是早期華人在開發當地經濟中同貧困做鬥爭、同種族歧視做鬥爭的環境中興起的,它是歷史的見證人。

悉尼唐人街叫「信德街」;我曾在墨爾本生活過一年多,墨爾本唐人街叫「小博克街」。它們都是起源於華工淘金時代。曾幾何時,唐人街給洋人的印象是賭博、吸毒、賣淫之地和廉價勞動力市場,是藏污納垢之處,唐人街的美麗因此變得灰暗起來。然而,歷史跨越了兩個世紀之後,唐人街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唐人街走出無數商業巨子、政治強人,唐人街已成為繁榮與文明的象徵。同早期海外華人相比,華人新移民們已不再滿足於淘金掙錢,他們追求的是政治與社會地位的提高。更為可貴的是,許多新移民或留學生把中華民族的愛國傳統和創業精神繼承下來。從楚客先生詩詞的字裡行間,人們不難看出這些。我看到,許多華人儘管已在澳洲生活多年,但打交道最多的還是華人同胞,海外聯繫最多的還是祖國親人。他們有什麼喜訊,首先想到的是給祖國的親人打個電話,共同分享幸福。中文報刊和中文廣播電台在華人中有廣闊市場,華人們看報紙電視,最關心的除了澳洲本地新聞之外就是中國的新聞。如果你發現街道、廣場或商業中心外的長凳上有些中老年華人端着一張報紙或雜誌,那八成是華文的,甚至是來自中國大陸的。

在澳華博物館裡陳列着一條據稱目前世界最長的「龍」。每到三大傳統節日 農曆春節、中秋節和端午節,這條「龍」都要來到唐人街,和廣大華人共度佳節。人們耍獅舞龍,踩高蹺,表演武術,演唱民族歌曲和戲劇。人流如潮,盛況空前,「龍」將海內外華人緊緊聯繫起來。「相聚你我心中的思念,同屬一個藍色家園。

不必曾相識,你微笑的臉,不需要語言,我是你一生的平安。」[1]

作者簡介

李錫文,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