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孔密州五絕 東欄梨花(蘇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孔密州五絕東欄梨花》

作品名稱:《和孔密州五絕東欄梨花》

創作年代:宋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蘇軾

《和孔密州五絕東欄梨花》是宋代詩人蘇軾創作的一首詩。熙寧十年(1077)四月,蘇軾離開密州,改任徐州知州。孔密州,即是接替詩人任密州知州的孔宗翰(字周翰),他與蘇軾交誼甚深,時相唱酬。離別後不久,孔便從遠道寄來五首絕句詩,東坡讀後,很有感觸,趁興和了五首《東欄梨花》便是其中的第三首。

原文

注釋譯文

孔密州:即孔宗翰,字周翰,作者於熙寧九年冬罷密州任,孔繼任知州,故稱。次年四月,作者到徐州任,作此詩寄孔。一株雪:指梨花。

作品賞析

「梨花淡白柳深青」,起句直扣題面,寫出東欄梨花潔白的色彩和茂密的景觀。「淡白」的梨花與「深青」的柳葉,相互映襯,對比強烈,給人以鮮明的色彩感,愈益實現梨花的潔白。這種色彩,還有點明節令的藝術效果,柳色青青,梨花盛開,正是春深時分。所以,詩的第二句接着說:「柳絮飛時花滿城」,柳葉青翠濃郁,柳絮滿城飛舞,梨花怒放在這個「煙花三月」的時節,分外妖嬈,為明媚的春光增色不少。

然而,詩人並未為賞心悅目的春景而激發起內心的歡樂,卻發出了「惆悵東欄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詠嘆。一株雪,就是一樹梨花,用雪比喻梨花,唐代詩人早已說過,如韓愈《聞梨花發》:「聞道郭西千樹雪」。蘇軾面對眼前盛開的梨花,油然產生一種悵然若失的情思,他在心底自問,人生能幾度看到這樣的清明佳景呢?在這種藝術意想中,蘊含着詩人對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的無限感慨,對不斷遷徙、流轉無定的深深悲嘆。這個結句,情感的包孕量是相當豐富的。

全詩淡雅自然、渾然天成、聲情搖曳,跌宕有致,用問句作結,更覺韻味悠長。洪邁《容齋隨筆》說張耒極愛賞這首詩,常常擊節詠吟。這個記載是可信的。陸游認為這首詩後一聯的詩意,杜牧的《初冬夜飲》已經道過(《老學庵筆記》卷十)。其實,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二句抒寫的情思,與蘇軾是不同的;杜詩以梨花喻雪,蘇詩以雪喻梨花,寫法也不一樣,不可以相提並論。[2]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北宋文學家、知名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洵、弟轍,合稱「三蘇」。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學習,青年時期就具有廣博的歷史文化知識,顯露出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枕頭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進士時,主司歐陽修見其文章連稱「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時,任太常博士、開封府推官,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豐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議新法的詩句,以「訕謗朝政」罪名入獄,即所謂「烏台詩案」。出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五年後,改任汝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司馬光等舊黨執政,他復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充任侍讀,又因與司馬光等政見不合,請求外任,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後任兵部尚書兼侍讀、端明殿這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守禮部尚書。元祐八年(1093年)新黨再度執政,他以「譏刺先朝」罪名,貶為惠州安置、再貶為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別駕、昌化軍安置。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卒於常州,諡號文忠。[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