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呱呱和《蝌蚪問答》(顧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呱呱和《蝌蚪問答》》中國現代作家顧城寫的詩。

作品欣賞

呱呱和《蝌蚪問答》

春風揚起溫暖的塵沙

可呱呱不去管它

呱呱是井下聰明的青蛙

他剛出版了一本《蝌蚪問答》——

天有多大?不會比井大

要不,井口會撐炸

天上有啥?有一隻金烏龜

一個玉蛤蜊,在深處

還有一些小銀蝦

那鳥呢?不過是種花蚊子

有點大,是蚯蚓變的,蚯蚓又聾又啞

所以叫聲非常可怕

有海鳥嗎,海是啥?

海是古代謠言,瞎編的

那時科學還不發達

海鳥不是謠言,海鳥是本圖畫

沒有海總有河吧?河麼?

河是長形的水窪

長不過五拃,會吐白沫

神經不太正常,會亂叫「嘩嘩」

真的,我舅舅老在河那刷牙

人也刷牙,對人該怎麼評價

人嗎,人是一種青蛙

已經退化,因為留在岸上

頭上就長出了乾草

嘴巴,渴得縮成了一點

只會伸直腳亂抓

他們向我來討水喝,天天來

還想學蛙泳,笨吶,沒有辦法

只有極少人,還保存着

蝌蚪先進的尾巴

那麼井呢,井是誰挖的

自然是我爸,還有我媽

我在肚子裡出主意,分散經營

統一規劃,這,這麼挖,那,那麼挖

結果,生命的泉水沒有遺漏

歷史的地層也沒有倒塌

天還會哭鼻子,雨水滴滴達達

呵,偉大,我爸爸沒有乾兒子

讚美吧,快讚美呀,呵!呱呱 [1]

作者簡介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2]

「文革」期間開始詩歌寫作,1973年開始學畫,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在《今天》發表詩作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並成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單位解體,失去工作,從此過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7年應邀出訪歐美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1988年赴新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後辭職隱居激流島。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在德國寫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1993年獲伯爾創作基金,並在德寫作。 1993年3月曾回國探親。慘案發生時,值其夫婦從德返新西蘭不久。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學出 版社出版)、《英兒》(1994年元月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與謝樺合著)、《靈台獨語》(1994年3月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楊編)、《顧城詩集》、《顧城童話寓言詩選》、《城》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德、法等多國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靈魂在前進》,組詩《城》、鬼進城》、《從自然到自我》、《沒有目的的我》。小說《英兒》為詩人於棄世前與其妻雷米(謝燁)合著。[3]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在當代文學史上敘述新詩潮的發展時,都把顧城與舒婷北島相提並論。顧城作為一個「應運」而生的詩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詩潮的歷史進程,成為其中壯其聲勢的一員,還是其詩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顧城屬於那種用靈魂也為靈魂淺唱低吟的詩人,是純粹的性靈的寫作。他的詩歌安靜、舒緩、抑鬱、沉着,又不缺少生氣和活力。顧城之死,成為文學史家的一塊心病。文學史並不是刑事判決書,文學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論事,探究詩人對於詩歌藝術的勞績。[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