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吹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吹氣》外文名:Breathe on me,Breath of God,音樂類型:聖詩讚美詩(新編)。

基督教音樂(Christian music)是唱歌讚美上帝是基督教宗教[1]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讚美上帝的歌曲最初是用樂器伴奏的。所用的樂器有:琴、瑟、鈸、號角等。中世紀的基督教會[2]里,除管風琴外,一切樂器都被禁止使用,只有單聲部、自由節奏的無伴奏素歌是合法的教會歌曲。

簡介

(來源:《讚美詩新編史話》)

吹氣歌

Breathe on me,Breath of God

經文 : 「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 : `你們受聖靈' 」(約20:22)

《吹氣歌》是一首描寫聖靈的美麗聖詩。它引領我們回想到當年耶路撒冷小樓上第一個復活節夜晚,復活的主向門徒說「願你們平安」的情景,可作為信徒進一步獻身的祈禱。作者哈奇 (E.Hatch,1835—1889),是英國聖公會牧師、教授。他的父母都是獨立會信徒,但他進入聖公會中學和牛津大學後,在 1853年接受了聖公會的堅振禮 (見第30首注①)。1859年晉聖公會聖職,先在倫敦牧區任職,後則遠航加拿大,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任古典文學教授; 1867年回牛津聖馬利亞學院任副院長。哈奇還是一位著名的教會史教授,他的著作曾被譯成德文;也曾多次去歐洲作歷史專題的報告,所以在歐洲也頗負盛名.1883年,愛丁堡大學授與他名譽神學博士學位。他從 1885年到去世時一直是牛津大學教會史教授。

這首詩最初刊登在作者自編的小冊《疑慮與禱告之中》,於 1878年出版,是作者在加拿大東部一個平靜湖旁的小溪邊所寫,作為他的祈禱;後被選入作者的詩集《嚮往光明之域》。詩是根據約翰福音第20章第22節經文寫的。他一生寫過好幾首讚美詩,這一首最為流行。但哈奇在世時,教會卻沒有唱這首詩,直到1889年他去世後,才廣為流傳。

曲調名叫《TREN THAM)),是傑克遜為另外一首讚美詩所譜的曲,後被人配到哈奇的這首詩來。

傑克遜 (R.Jackson,1842-1914),乃英國奧德姆城聖彼得堂管風琴師。他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畢業後,曾在倫敦聖馬可教堂任管風琴師,後又繼其父在其家鄉任聖彼得堂管風琴師,兼任該堂唱詩班指揮。他們父子二人前後在聖彼得堂任職達九十六年之久,兩代人先後同在一處地方忠心事主,真難能可貴;能有人記錄下來並留傳後代,也十分寶貴。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起源,新浪博客,2013-08-30
  2. 從教會本質看教會生活,基督教華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