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汀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汀鷺(1870~1961)名增元,江陰城內東大街人。幼承家學,少時讀南菁書院,攻經史。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與韓燮安、祝丹卿等創辦華澄染織公司[1],光緒三十四年(1908)參與創辦利用紗廠,宣統元年(1909)任江陰商務分會總理,民國二年(1913)任江陰縣知事,1915年在城東創辦利澄內河輪船公司,後獨資創辦江陰電話局,多次捐資助學,後擔任南菁中學校董、江陰紅十字會理事長。撰有《江陰八十一日碧血史》。

人物經歷

在江陰市人民中路附近有一家名人館,是國民黨要塞司令部舊址,原為江陰市近代實業家吳汀鷺先生的宅地,建於1923年。著名學者王伊同在其撰寫的《吳汀鷺先生傳略》一書中這樣介紹吳汀鷺,「先生常謂強鄰虎視,中國積弱,無反搏力,而愚貧實百病之源,非啟民智,無以圖存;非興實業,無以言富。於是以教育人才、發展工商為己任。」

生平事跡

致力地方實業

吳汀鷺生於清同治九年,名增元,汀鷺為其字,江陰耆碩名宿吳穆清之子。吳汀鷺幼承家學,少時就讀南菁書院,攻讀經史。儘管其科試曾名列一等第一名,然而鄉試考運不佳,未能入榜,從此絕意科舉。

1904年吳汀鷺擔任江陰商會首任會長,當時,他看到江陰土布因生產設備陳陋,產品尺幅短狹,難以抗衡進口洋貨,便決定從地方固有之紡紗織布入手。1905年,他與韓燮安、祝丹卿等集資創辦華澄織布股份有限公司,用先進的拉梭織機替代兩手投梭的老式織機,布幅從原先的九寸拓寬為二至三尺,長度由一丈三尺增至三丈。華澄生產的「蘆扉格」、「提花布」、「條格布」,色澤鮮艷,堅韌耐久,堪與舶來品匹敵,不僅在國內走俏,而且遠銷南洋諸國。工廠也陸續擴展到總分廠10處。

華澄布廠,作為江陰第一家織布廠,也是江陰縣的第一家工廠。吳汀鷺以實業救國為己任,集資9000銀元開辦。由於產銷兩旺,產品供不應求,工廠不斷擴大規模,最多時建有7個分廠,職工達2000人。華澄廠的成功,帶動了江陰紡織工業的異軍突起。至1937年,全縣已建有134家織布廠。

華澄公司創辦後,所需原料紗均需向外地採購,為就地解決原料,免致紗利外溢,1908年,吳汀鷺又會同錢以湘等九人,集資創辦利用紗廠,產品以九獅為商標,日產棉紗30餘包,三年中獲淨利白銀300萬兩,為總投資的4倍。1909年,他擔任江陰商務分會總理,曾籌辦南洋勸業會、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和京師國貨展覽會江陰展品。利用紗廠於1910年建成投產,生產九獅牌棉紗,避免了本地種植的棉花需到外縣工廠紡紗的環節,促進了江陰織布業的發展。

普及教育熱心公益

在致力於發展實業的同時,吳汀鷺還尤為重視發展地方的文化教育事業。當時,江陰城區只有1所禮延小學,因種種原因面臨中輟的局面。吳汀鷺決心把學校辦下去。於是光緒三十年,他借棲霞巷三公祠開辦了一所正式小學,命名為輔延小學,有輔助禮延而推廣的意思。此後,吳汀鷺本着樂育英才的宗旨,又先後捐資創辦了通惠義務小學、征存中學,並擔任各校校董和南菁中學校董等職。他辦的學校,對啟發民智、傳播文化、普及教育,都有積極意義,受到江陰民眾的稱頌。

對家鄉江陰懷有深厚感情的吳汀鷺還辦了許多地方公益事業,如建築通惠廠布公所、救火會、施醫局、紅十字會,並支持沙純嘉開設江陰醫院。1915年,吳汀鷺與友人合資創辦利澄內河輪船有限公司,開闢江陰至無錫、武進、常熟以及周莊至無錫4條水上客運專線,為江陰的水路交通作出了貢獻。1916年,吳汀鷺集資5萬銀元創辦華明電燈股份有限公司,這標誌着江陰公用電力事業的創始和興起。除此之外,吳汀鷺還積極創辦豐泰源錢莊,經營銀兩兌換、銀洋匯劃及商鋪往來業務,為本地工商業者融資提供了便利,也促進了江陰企業的快速發展。

1937年,日軍侵占江陰,吳汀鷺親手創建的華澄布廠被焚毀,電話局、電燈公司也遭到嚴重破壞。吳汀鷺避難鄉間,日軍威逼他到偽政權任職,被他嚴辭拒絕。

中國成立後,吳汀鷺繼續關心家鄉工商業建設,1954年以85歲高齡撰寫《江陰八十一日碧血史》一書,頌揚民族正氣。1961年,吳汀鷺因病去世,享年92歲。他臨終前依然不忘教育後代,要關心國家建設,為祖國貢獻力量[2]

視頻

吳汀鷺 相關視頻

紡織工業
江陰電視台《非常道》南菁中學校長 楊培明

參考文獻

  1. 【謎話】拆字一讀陳穎煒,新浪博客 , 2018-11-18
  2. 吳汀鷺,江陰近代紡織業第一人 ,搜狐,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