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鳳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鳳平

圖片來自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

籍貫    廣東順德

學歷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1981)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1982)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1985)
      香港理工大學文學碩士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2005)

出生    1957年

性質    香港學者

吳鳳平博士(Dr. Dorothy Fung-Ping NG,1957年

簡介

香港學者,香港大學榮休教授,研究粵劇的專家,香港八和會館名譽顧問,曾任香港大學粵劇教育研究及推廣計劃總監、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她致力於中文教育、並研究粵劇及拓展粵劇教育。[1]

經歷

吳鳳平,籍貫廣東順德,1957年出生於香港,1981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中文系。於1982年及1985年分別獲香港中文大學的教育文憑及文學碩士(語文教育)學位。之後獲香港理工大學中國語言學文學碩士(優異),新加坡區域語言中心應用語言學文憑,2005年獲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3]

吳鳳平致力於中文教育,研究範圍包括語言學、教學語言媒介、課堂話語分析、閱讀教學、易學等。近年亦專注於粵劇教育的課程發展與學習研究,曾在香港大學主持「粵劇編劇」研究計劃,並曾以專家身份擔任多個諮詢委員會委員,包括:香港八和會館名譽顧問、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博物館專家顧問等。[4][5][6][7][8]

吳鳳平研究粵劇及拓展粵劇教育。曾在香港大學主持「粵劇編劇」研究計劃。她曾主持「粵劇小豆苗──粵劇融合中國語文科新高中課程及評估計劃」,著書及編纂教材,並給學生講解粵劇經典《帝女花》和《紫釵記》等故事;著書《梁醒波傳──亦慈亦俠亦詼諧》,作為中學通識科參考讀物;編纂粵劇教材《戲棚粵劇與學校教育》作為戲棚粵劇融合新高中課程的教材及課程設計參考。[9][10]她編撰出版香港首部粵劇編劇課程專書:《粵劇編劇基礎教程》,講述「粵劇本體知識」,論述「經典劇本賞析」和「編劇技巧漫談」。[11]

2012年,她跟隨香港粵曲表演藝術家梁素琴學習粵曲子喉,之後出版《素心琴韻曲藝情》一書,記述梁以忠、梁素琴父女之藝術成就,並剖析梁素琴獨創之「琴腔」。[12][13][14]她亦推廣以「舞台官話」唱粵劇的「古腔粵劇」:嶺南八大曲之一的《辨才釋妖》。[15]

學術著作

  • 吳鳳平(2015):《素心琴韻曲藝情》。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ISBN 9881302501 。
  • 吳鳳平(2015):〈從易經看中國傳統的管理智慧-以師卦為例〉,《廿一世紀董事》(頁38-39)。香港:香港董事學會。
  • 梁以忠、梁素琴、吳鳳平等(2014):《嶺南餘韻 : 梁以忠、梁素琴:嶺南八大曲唱腔藝術研究及傳承》。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ISBN 9881302587 。
  • 吳鳳平、陳鈞潤(2013):《葉紹德粵劇劇本精選(漢英雙語)》。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ISBN 9789881956347 。
  • 林偉業、吳鳳平、盧萬方等(2012):《戲棚粵劇與學校教育》。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ISBN 9789881956392 。
  • 葉紹德、阮兆輝、吳鳳平(2011):《粵劇編劇基礎教程》。香港:香港八和會館及八和粵劇學院。ISBN 9789881956354 。
  • 吳鳳平、鍾嶺崇(2009):《梁醒波傳 : 亦慈亦俠亦詼諧》。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ISBN 9789626785959 。
  • 林偉業、吳鳳平、鍾嶺崇(2009):《紫釵記教室 : 搭建粵劇教育的互動學習平台》。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ISBN 9789881751430 。
  • 吳鳳平、林偉業(2009):《中文閱讀能力訓練:認讀、理解、策略》。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在職教師教育計劃。ISBN 9789628093410 。
  • 吳鳳平、鍾嶺崇、林偉業(2008):《帝女花教室》。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ISBN 9789881751416 。
  • F. Marton、盧敏玲、吳鳳平等(2001):《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從差異開始:教師自學教材》,香港,香港教育署課程發展處、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課程學系。

參考文獻

  1. 劉靖之. 香港音樂史論:粵語流行典‧嚴肅音樂‧粵劇. 商務印書館. 2013: 369. 
  2. 吳鳳平. 廣州話同形多音多義字在香港中國語文敎學問題之探討.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1985-06-25. 
  3. Ng, Fung-ping Dorothy. A study of the role of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mediating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in CMI and EMI classrooms in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4. 
  4. 政府公布新一屆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任命.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2014-10-31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5). 
  5. 名譽顧問. 香港八和會館.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6). 
  6. 評審小組 (PDF). 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8-28). 
  7. 博物館專家顧問 (PDF). 香港博士館.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0-27). 
  8. 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名單 (PDF). 香港立法會.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0-27). 
  9. 《梁醒波傳》變通識教材. 蘋果日報. 2010-04-01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10. 港大編粵劇教材融入新高中. 星島日報. 2012-12-06. 
  11. 《粵劇編劇基礎教程》出爐. 大公報. 2012-01-12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12. 新書記錄「琴腔」妙韻. 大公報. 2017-02-22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13. 肖靜文. 梁氏父女鑄粵劇經典 素心不染 琴韻妙腔. 香港商報. 2017-02-27 [2018-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14. 白若華. 《素心琴韻曲藝情》新書推廣唱腔藝術. 文匯報. 2017-02-28 [2018-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15. 卡夫卡. 古腔粵劇,重現港大. 信報.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