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聽父親講史(廖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聽父親講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聽父親講史》中國當代作家廖春波的散文。

作品欣賞

聽父親講史

父親讀過私塾,只有高小文化,但他愛看書,尤其是歷史。看得多了,自有感悟,講出來後,便成思想,影響他人。我就是他的忠實聽眾之一,他講的故事及其折射的哲理,至今留在腦海,永遠難以抹去。

小時候,生產隊一百多人,集體勞動最熱鬧,割麥栽秧挖紅苕,搶收稻穀碾夜場,男女老幼齊上陣,通宵達旦地忙活。勞累之餘,有人提議:「好美姬,來一個!」眾皆附議,孩子們湧向前,父親便講開了。他講陳勝吳廣起義、曹操八十萬大軍下江南、薛仁貴征西等,有時還咿咿呀呀唱,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疲憊頓消。有些年輕人起鬨,要聽渾笑的。如果周圍沒有婦女小孩,父親偶爾也會講一點,如隋煬帝艷史、趙飛燕外傳等,適可而止。我不知道父親的綽號來歷,長大後看《史記.項羽本紀》,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遂恍然大悟,父親講過鴻門宴,涉獵了二十四史。在那精神貧乏的禁錮年代,人們對「好美姬」的理解盡可隨意想象。

「耕讀傳家遠,詩書濟世長。」據說,祖上出過舉人,藏書豐富,包括四大名著,解放初期,全部毀於火災。父親受家學教育頗深,曾對我講解縉與財主鬥智的對聯故事,「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竟成為我的童年夢想。現在,我雖恨居無竹,可坐擁萬卷堂,也足以告慰亡靈。父親生前,常進縣城看我,白天在書房讀史,晚上交流心得。一部《二十六史通俗演義》幾乎翻爛,至今殘留他吸的葉子煙味。2004年12月,病危住院,即使輸液,仍在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等,對清末腐敗了如指掌,痛心疾首,感同身受。不到半年,撒手人寰,留下遺憾。

他給我講賣官鬻爵的故事,也講清官愛民的事跡,邀我與他同看《宰相劉羅鍋》《一代廉吏于成龍》等電視連續劇,反覆告誡初任領導的我為官清廉,並以文天祥、秦檜等為例,特別強調要有節操,品德高尚,不背罵名,遺臭萬年。他語重心長地說:「人活一世,名聲要緊;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貪腐一時,悔恨終生。多學點知識,掌握硬本領,靠手藝吃飯。」他不止一次感嘆,歷史由人民創造,只有時勢造英雄,沒有英雄造時勢,囑我謙虛謹慎,夾着尾巴做人。

父親離世十五年了,再無親人向我講史,反腐倡廉驚心動魄。回憶他對歷史的深入了解和先見之明,使我慶幸,望塵莫及,無地自容。如今,我連案頭的《資治通鑑》也未看完,更莫談《左傳》《東周列國志》《隋唐演義》《說岳全傳》《三國志》《漢書》《後漢書》《宋書》《元史》等所購圖書。培根說,讀史可以明智。難怪毛澤東等偉人多是文史大家。餘生,我將補上這一課程,認真學習研究歷史,至少搞清楚人類來龍去脈,不白活一輩子。 [1]

作者簡介

廖春波,重慶仲裁委國際仲裁員,萬州區司法局二級調研員、公職律師,自由譯者,愛好文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