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漢字。同"聽"。 [1]

基本信息

聽,聽("聽"的繁體字)

聽 拼音:tīng [2]

簡體部首:耳,部外筆畫:13,總筆畫:19

繁體部首:耳,部外筆畫:14,總筆畫:20

五筆86&98:NBFN

倉頡:NJJWP

筆順編號:5122111122522114544

四角號碼:1443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07C

基本字義

◎ 古同"聽"。

《尚書。洪範》:四曰聽,聽曰聰,聰作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齗。【說文】笑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亾是公聽然而笑。【楊愼曰】聽,古哂字。

又【廣韻】口大貌。【集韻】大口謂之聽。

又【廣韻】牛謹切【集韻】語近切,音。亦笑貌。

又【集韻】口謹切,音赾。

又魚斤切,音㹞。

又逆乙切,音聉。義同。

又魚其切,音疑。聽嗞,口開貌。

又魚衣切,音沂。與同。嗞,媿貌。

又【正字通】俗借爲聽字省文。

(聽)〔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定切,音侹。【說文】聆也。【釋名】聽,靜也。靜,然後所聞審也。【書·太甲】聽德惟聰。【儀禮·士昏禮】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

又【廣韻】待也。

又受也。【左傳·成十一年】鄭伯如晉聽成。【註】聽,猶受也。

又從也。【易·艮卦】不拯其隨未退聽也。【疏】聽,從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姑慈婦聽。

又斷也。【禮·王制】司寇正明辟,以聽獄訟。【周禮·天官·大宰】凡邦之小治,則冢宰聽之。【前漢·法志】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又任也。【前漢·景帝紀】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聽之。

又也。【戰國策】請爲王聽東方之處。【註】聽,偵之。

又【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㕔。【集韻】聆也,聽受也。中庭曰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俗作㕔。毛氏曰:漢晉皆作聽,六朝以來始加廠。

又【韻補】葉儻陽切,音堂。【蘇轍·讀道藏詩】昔者惠子死,莊子笑自傷。微言不復知,言之使誰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