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名人刻苦讀書故事:童第周水滴石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名人刻苦讀書故事:童第周水滴石穿,人物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童第周

童第周(T.C.Tung,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通過對兩棲類和魚類的研究,揭示了胚胎髮育的極性現象;通過研究文昌魚的個體發育和分類地位,在對核質關係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魚類的核移植研究,為20世紀70、80年代國內完成魚類異種間克隆和成年鯽魚體細胞克隆打下基礎。1979年3月30日,童第周於北京病逝。


童第周1902年出生在浙江寧波。他的父親是一個教私塾的先生。童第周從小就跟着父親讀私塾,邊學習邊勞動。父親常常給小童第周講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講學海無涯、一定要持之以恆的道理,還寫了「水滴石穿」四個字,掛在童第周的書桌旁,勉勵他好好學習,希望他將來有出息。


水滴石穿」,這是父親對童第周的勉勵,而事實上,童第周就是身體力行地實踐着這種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鐘、每一秒鐘,以頑強的毅力向着科學的頂峰登攀。


在私塾里,童第周只學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識,這遠不能滿足童第周對知識的渴求。因為家境不好,沒錢供他上學,所以,儘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天能走進學校,與同伴們一起學習,可是不行。直到他17歲那年,在哥哥的幫助下,他才進入了寧波師範預科班。這裡不用交學費,還管食宿,窮人家的孩子能在這兒上學,是很幸運的。童第周十分高興,他抓住這個得之不易的機會,刻苦學習,不放過一分一秒。因為以前只是在私塾里學過一點文史知識,沒有一點數理方面的基礎,所以童第周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他並不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他要趕上別人。


不僅如此,在他內心深處,還為自己確立了更高的目標——他要考效實中學。該校是當時寧波第一流的學校,畢業生一般都能進大學。多少達官貴人,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實中學就讀為榮!效實中學對英語要求很高,還十分重視數理基礎,而這幾門課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環節。而且,他從未學過英語。自從確立了要考效實中學的目標後,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開始自學英語,常常學到深夜。哥哥被童第周的決心所感動,答應供他上學,還請在寧波的朋友為弟弟打聽效實中學的招生情況。


哥哥的朋友從寧波給童第周帶來了不利的消息:效實中學這次不招一年級新生,只招到三年級插班的優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礎來說,本來考一年級就已經很費勁了,現在卻只招三年級插班生,這可怎麼辦呢?哥哥猶豫不決,就去與童第周商量。聽到這個消息後,童第周仍不改初衷,他一定要進效實中學,於是,他決定去考插班生。


靠着「水滴石穿」的精神,鐵杵也能磨成針。童第周考取了效實中學三年級,只不過成績是倒數第一。一年以後,童第周從倒數第一變為順數第一,幾何成績從入學時的不及格變為一年後的100分!後來,童第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復旦大學,成為復旦的高材生。畢業以後,他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比京大學留學。1934年獲博士學位,這時他32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