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吊水壺瀑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吊水壺瀑布 景區距離三角龍灣15分鐘的車程,與金龍頂子山相依為伴。吊水壺瀑布是火山爆發後,河床受張力斷迭形成的瀑布,寬約10米,落差7米。更別致的是另有一處水流好似噴泉,自崖中間凌空噴下,象茶壺中的水從壺嘴中倒出來一樣,故當地人稱其為 「 吊水壺 」 。[1]

景區介紹

吊水壺瀑布發源于靖宇縣邊陲的幾個小山泉,偎依在金龍頂子山腳下,主瀑布平整方正,好像經過人工雕琢了一樣,主瀑布西側的石崖中有衝出了一個瀑布,形成了奇妙的母子瀑。上游300 米內,水平如鏡,展示給遊人的是一幅山水林間的靜止畫卷,流經到此,突然間溪水騰空折轉,它終年不斷的水流直瀉而下,擊水覆石,轟鳴之聲不絕於耳,具有聲、色、形的綜合美。

兩疊瀑布猶如一把大水壺吊在森林峽谷中間,所以當地人稱它為「吊水壺瀑布」,雖然它不是那麼宏偉,沒有那氣勢磅礴的壯觀,但站在瀑布面前,被震撼的還是我們自己。 遠觀吊水壺瀑布如飛簾掛壁,白練當空;近看垂珠濺玉,如煙似霧。夏日裡四處飛濺的浪花,忽而白如飛雪,似錦帛飄逸,忽而五色繽紛,賽飛虹流瑩;冬天如巨大結晶的冰川倒懸山崖,雪掩溪流沿冰縫間石壁衝下,樹枝上形成層層霧凇,林中呈現一片玉樹銀花的壯美景象。

景區特色

吊水壺瀑布景致壯觀秀麗,流水清澈見底,冬天水不封冰,夏日冰涼刺骨。炎熱的盛夏時節前去,一定會看到水珠飛濺、霧氣蒙蒙的景象,一陣陣涼氣襲來,沁人心脾,可謂避暑度夏的最好去處了。 吊水壺景區沿線全長2380米,分上下游兩段布局規劃,全程建有棧道和12座結構各異的木橋。吊水壺瀑布所處的獨特的地理位置、極個性化的地貌構造和種類豐富的植物群落,被遊人們稱之為「森林氧吧」。

由瀑布下游溯流而上,首先是一座木拱橋——娛橋。橋下的水域,幾百條虹鱒魚清晰可見。從戲鱒橋上過去,沿着棧道向里走 300 米, 在附近的一片山坳里,集中分布着 21 口「火山井」。顧名思義,火山井,渾圓的井口突出地表,直徑最大的不過 1.5 米,深度均在 2-3 米之間。井壁是堅硬的熔岩,若仔細觀察,井壁上有着完整的文理。但火山井並非取水之用途,令人稱奇的是,每個火山井底部都存有大量木炭,井壁上的文理,看上去就象樹皮的文理一樣。它是怎樣形成的?從發現這片神奇的「火山井」開始,有關專家指出:金龍頂子山在噴發時期,呈液態的岩漿流在地表流動,極短的時間裡流過山腳的這片谷地,這裡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很多參天大樹被岩漿流包裹,迅速燃燒炭化,形成「火山井」奇觀。 瀑布周圍樹木密布,樹種繁多,

唯有數十棵柳樹聚集一處,一株高達 30 多米,且筆直挺拔,猶如穿天楊一般,毫無柳樹之婀娜。 這種樹叫旱柳,在龍崗山脈上很少見,尤其是高達 30 多米的旱柳,更加少有了。[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