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吊蘭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吊蘭花(學名:LH)是龍舌蘭科吊蘭屬植物,原產於南非。吊蘭可以吸收房間內的有害氣體,起到淨化室內空氣的作用,莖可以入藥。其枝椏直挺,葉片青蔥翠綠。根肉質,葉細長,似蘭花。莖頂端簇生的葉片,由盆沿向外下垂。葉叢生,條形,葉叢中抽生出細長的花莛,花小,白色,呈總狀花序。

形態特徵

  • 性狀鑑別:鬚根圓柱狀紡錘形,上有短根莖。完整葉片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20~30cm,直徑寬1~2cm,頂端漸尖,基部抱莖;色深綠,有的具黃色縱條紋或邊緣為黃色;質較堅硬。有的尚具花梗及花序,它的氣微,味淡。
  • 吊蘭,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而肥厚,呈紡錘狀;葉自根際叢生,多數;葉細長而尖,綠色或有黃色條紋,長10~30cm,寬l~2cm,向兩端稍變狹。花梗比葉長,有時長達50cm,常變為匍枝,近頂部有葉束或生幼小植株;花小,白色,常2~4朵簇生,排成疏散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梗關節位於中部至上部;花被葉狀,裂片6枚;雄蕊6;稍短於花被片,花葯開裂後常捲曲;子房無柄,3室,花柱線形。蒴果三角狀扁球形,每室具種子3~5顆。花期5月,果期8月。
  • 吊蘭為宿根草本,簇生的圓柱形肥大鬚根和根狀莖。葉基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狹長,柔韌似蘭,長20~45cm、寬1~2cm,頂端長、漸尖;基部抱莖,着生於短莖上。吊蘭的最大特點在於成熟的植株會不時長出走莖,走莖長30~60cm,先端均會長出小植株。花亭細長,長於葉,彎垂;總狀花序單一或分枝,有時還在花序上部節上簇生長2~8cm的條形葉叢;花白色,數朵一簇,疏離地散開在花序軸。花期在春夏間,室內冬季也可開花。
  • 吊蘭整體感覺真實感強,根肉質,葉細長,似蘭花。吊蘭葉腋中抽生出的匍匐莖,長可尺許,既剛且柔;莖頂端簇生的葉片,由盆沿向外下垂,隨風飄動,形似展翅跳躍的仙鶴。故吊蘭古有折鶴蘭之稱。一般生長在峭壁上,需要有適合的陽光,水分和時候才能生長。其生命力很強,有些乾枯了幾個月,甚至幾年。一得到水分就能復生,恢復碧綠可愛的形態。

生長習性

其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它適應性強,較耐旱、耐寒。不擇土壤,在疏鬆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佳,對光線要求不嚴,一船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5℃。

分布範圍

吊蘭原產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主產北半球溫帶寒帶,中國吉林、河北、陝西、四川省及華東地。

品種分類

吊蘭的品種很多,同屬植物約200種,常見栽培的主要有:

金邊吊蘭 別名鑲邊吊蘭。為吊蘭的栽培品種。葉片綠色,邊緣黃白色。

銀邊吊蘭 為吊蘭的栽培品種。葉片綠色,邊緣白色。

金心吊蘭 別名中斑吊蘭、斑葉吊蘭。為吊蘭的栽培品種。葉綠色,沿主脈有黃白色條紋。

中斑大葉吊蘭 別名金心寬葉吊蘭。為寬葉吊蘭的變種。植株較大,葉片較寬,長約30厘米。葉面綠色,葉片中央沿主脈為黃白色寬縱向條紋。不生走莖,花葶直立生長,花白色。其能用分株繁殖。

金邊寬葉吊蘭 為寬葉吊蘭的變種。葉片較寬,綠色,葉邊緣黃白色。

銀邊寬葉吊蘭 為寬葉吊蘭的變種。葉片較寬,綠色,葉邊緣白色。

栽培技術

光照

吊蘭喜半陰環境。春、秋季應避開強烈陽光直曬,夏季陽光特別 強烈,只能早晚見些斜射光照,白天需要遮去陽光的50%—70%,否則會使葉尖乾枯,尤其是花葉品種,更怕強陽光,金邊吊蘭在光線弱的地方會長得更加漂亮,黃色的金邊更明顯,葉片更亮澤。但冬季應使其多見些陽光,才能保持葉片柔嫩鮮綠。家庭盆養吊蘭應將其置於南窗前,否則葉片會失去光澤,甚至枯萎。

溫度

吊蘭的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攝氏度,在廣東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溫度都適宜吊蘭的生長,但是如果冬季溫度低於5—7攝氏度時就要注意防寒加溫。

澆水

吊蘭喜水(濕潤環境),在生長旺盛期要保持盆土完全濕潤。夏季澆水要充足,中午前後及傍晚還應往枝葉上噴水,以防葉乾枯。在冬季休眠期,待盆土表面約一厘米深處干後才進行再次澆水。如果泥土太干,會導致葉叢暫時褪色,再次澆水後才恢復原色,而葉尖則可能永久地變成棕褐色,因而大大降低觀賞價值。吊蘭也喜歡較高的空氣濕度,所以在夏秋氣候乾燥時,要通過噴水等措施來增加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否則葉片頂端或邊緣也可能出現枯焦。

繁殖

吊蘭一般用分株或隨時剪取花葶上帶氣生根的幼株直接栽種。除冬季氣溫過低不適於分株外,其它季節均可進行。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換盆時將密集的盆苗,去掉舊培養土,分成兩至數叢,分別盆栽成為新株。

吊蘭也可利用走莖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長季,剪取走莖上的小植株,種植在培養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長根後移植至盆中。此外,還可用種子播種,但一般少用。

換盆

盆弔吊蘭在管理上,為求莖葉茂盛,在每年的3月份應換土、換盆一次。否則常易出現葉尖乾枯、葉片逐漸失去光澤等現象。

換盆時若盆較深,基肥較足,可兩年換盆一次。在翻盆時,將植株從盆中磕出,剪去枯腐根和多餘的根系,換上新的富含腐殖質的培養土,再施以牲畜蹄角片或腐熟的餅肥作基肥。栽好後,放半陰溫暖處緩苗。吊蘭最適生長溫度為25℃左右。待植株恢復健壯生長後,將花盆弔於廊檐下或室內適當位置。一般高度以不碰頭為宜,並要注意通風。

施肥

吊蘭是較耐肥的觀葉植物,若肥水不足,容易焦頭衰老,葉片發黃,失去觀賞價值。從春末到秋初,可每7—10天施一次有機肥液,但對金邊、金心等花葉品種,應少施氮肥,以免花葉顏色變淡甚至消失,影響美觀。可適當施用骨粉、蛋殼等漚制的有機肥,待充分發酵後,取適量稀釋液,每10—15天澆施一次,可使花葉艷麗明亮。

病蟲防治

蚧殼蟲是影響吊蘭美觀的一種常見蟲害,可以噴灑速蚧克等,或人工刮除。

吊蘭病蟲害較少,主要有生理性病害,葉先端發黃,應加強肥水管理。經常檢查,及時抹除葉上的蚧殼蟲、粉虱等。吊蘭不易發生病蟲害,但如盆土積水且通風不良,除會導致爛根外,也可能會發生根腐病,應注意噴藥防治。

養殖要點

1、宜放置半蔭環境,光線太暗或日照太強都會造成葉片枯尖。

2、澆水應避免灌入株心,否則易造成嫩葉腐爛。

3、冬季應保持盆偏干,盆土過於潮濕會誘發灰霉病而爛葉。

主要價值

淨化空氣

吊蘭可以吸收房間內的有害氣體,起到淨化室內空氣的作用。寢室里只要放上一盆弔蘭,可以將室內電器、爐子、塑料製品、塗料等散發出來的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吸收並輸送到根部,再經過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成無害物質,作為養料被吸收掉。尤其是對裝修過程中產生的異味,甲醛效果明顯。

藥理價值

  •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散瘀消腫;清熱解毒。主痰熱咳嗽;跌打損傷;骨折;癰腫;痔瘡;燒傷。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 摘錄:《中華本草》
  • 它的莖可以入藥,中藥名叫石斛或黃草.有健胃活血,益腎補虛,祛風濕等功效.主治陽虛內熱,跌打損傷等,對小兒驚風有特殊的療效.[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