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合龍:是指修築堤壩或橋樑時從兩端開始施工,最後在中間接合,稱「合龍」。亦稱「合龍門」[1]

目錄

合龍方法

所留口門一般10~25米寬,名龍門口,上口應比下口寬2~3米。在龍門口兩金門占上各打樁 四排, 稱為合龍樁。將合龍大纜拉過龍門口,結活扣於兩金門占的合龍樁上。然後用麻繩編結成網稱為龍衣。網眼0.15~0.2米見方,網的長寬尺度應與龍門口大致相等,網結成後,用木杆或大竹竿做心,將龍衣捲成捆,並把龍衣的引繩頭牽過對岸,這時數人橫躺在龍衣上,推卷前進,同時用小繩將龍衣與合龍纜紮緊,隨滾隨扎,直到對岸。龍衣鋪成後,即推放一層秸料,以能上人走動為宜,愈向中間,因為人與料的重量下壓,使繩伸長垂成弧形,然後上五花騎馬樁,壓土袋,如此層層相壓,做到一定高度,在兩金門占統一指揮同時松繩沉埽入水,並繼續加料上土,上五花騎馬樁直至壓埽到底,把口門堵塞合龍。在用雙壩進堵時,應使正壩合龍後,再進行邊壩合龍,在水大流急的情況下,用合龍埽合龍,往往由於松繩不勻,會發生卡埽或扭埽現象,如埽壓不到底,埽底下流速加大,沖刷河底,如金門占發生蟄動,有功敗垂成的危險[2]

拋枕合龍

當口門縮窄,用合龍埽不易堵合時,龍門口可適當放寬至30~60米,進行拋枕合龍, 有護底抗沖的作用,捆柳柴石枕的方法,一為散柳柴包石(或淤泥)捆枕; 二為柳柴把包石捆枕。枕中放置龍筋繩,枕的直徑0.8~1米,長10~20米。如在浮淤河底上拋枕,可抵抗5米/秒的流速,如拋在枕上, 可抵抗8米/秒的流速,拋枕時,要先推朝下游的一端,後推朝上游的一端,枕沉到預定位置, 即將穿心繩一端系在壩頭木樁上,待枕着水受力後,隨枕的下落,可將繩稍稍鬆動,直到枕落河底為止。根據具體情況,亦可採用竹籠裝石或鉛絲籠裝石成枕,按上法進行拋投,這種枕易於下沉入。拋枕合龍主要優點是施工簡單,進堵迅速,比較穩妥,缺點是枕與枕間的空隙大,漏水較嚴重,在用雙壩合龍時,一般正壩用拋枕合龍,邊壩用合龍埽合龍,以利閉氣。

梢捆沉廂合龍

1973年中國河北省衛運河徐萬倉截流工程合龍時, 口門上口寬16米,下口寬12米, 水頭差0.6米,先用草袋土和柴捆(直徑0.5米,長5米) 進占,前後打樁固定,用沉排護底,然後在口門橫布直徑5~8厘米的底纜若干條,間距0.5米,每纜的兩端系在兩壩頭頂預打木樁的橫架上,分別在麻纜上推滾直徑1米長10米的梢捆,堆疊兩層後,上面撒麥秸一層,再壓一層草袋土,如此逐層築至預定安全高度,兩邊統一指揮,同時用斧砍斷麻纜,沉廂合龍。 荷蘭國在海堤堵口,為避免受潮水的劇烈沖刷,有用預定設計的過水沉箱,進行合龍。根據口門的寬度和流量,定出沉箱的數目,利用平潮期間把沉箱分別放在龍門口,每一沉箱有開敞式的閘門,閘門打開水流仍可通過, 待全部沉廂就位後, 在一次合適的平潮期, 同時放下閘門, 完成合龍。

視頻

合龍 相關視頻

安嵐高速湘子壩特大橋雙幅合龍
世界最高混凝土高塔橋平塘特大橋成功合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