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示範區)原圖鏈接來自 鳳凰網 的圖片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於1993年4月,1997年被列為全國首批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試點單位,2000年2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國開發區是一級的行政機構,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一般是從比較大的地級市或者直轄市或者省級行政主體分離出來的,為了支持地區發展地方經濟或者加快城市融合[1]等特殊原因成立的,其中各種機構相對完整,跟政府差不多,它的政府機構通常是以管委會的形式出現的。

園區介紹

19年來,開發區發揚"團結拼搏,艱苦挺進,改革創新,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堅持"項目是生命線、改革創新是永恆的主題、帶領農民致富是立身之本"的三個主旋律,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發展,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了積極有效的窗口、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

經濟發展

產業積聚效應日益顯現,形成了以江淮汽車、安凱客車、佳通輪胎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部件,以日立建機、合力叉車、熔安動力為代表的裝備製造,以海爾、長虹、美菱、美的為代表的家電電子,以聯合利華、華泰、統一為代表的快速消費品等四大支柱產業。2012年來,以聯寶、捷敏、芯碩、寶龍達為代表的電子信息,以傑事傑、銅冠、庫爾茲為代表的新材料,以西偉德、仁創、羅寶為代表的住宅產業化,以賽真拜通、天麥科技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等四大新興產業強勁勃發。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0家,其中億元以上93家,10億元以上33家。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30%以上。

建設成果

始終堅持統籌協調發展,探索了一條在開發區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妥善解決"三農"問題的特色之路。基本完成"住房、就業"兩個安置,建立了居民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推行涵蓋全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體系;新的城市社區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優勢凸顯。開發區解決"三農問題"的成功做法被商務部譽為"合肥開發區模式"向全國推薦。12所區屬中小學均屬新建;引進民辦學校(含幼兒園)44所,區內共有高校14所。引入和建成安醫大二附院等3家醫院,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全區建有文化體育廣場21個、運動場(館)191個,建成藏書2萬餘冊的芙蓉社區圖書館和可容納觀眾近萬人的錦繡大舞台。

投資環境

堅持"大項目立區、高新技術強區、優化環境興區"的方針,努力構建"投資環境最佳,創業環境最佳,人居環境最佳"的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區。在中西部地區率先一次性通過了ISO9001、ISO14001質量和環境體系認證,管理水平和生態環境向國際化標準看齊。成功獲得"國家新型工業化家電示範基地(全國唯一)"、合肥出口加工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區等3項國家榮譽。名列"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經濟園區"第2位,在國家商務部的綜合評比中,投資環境位居全國第15位,中西部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首位;其中"發展與效率"指標居全國第九位。

經濟開發區的分類

經濟開發區是一個泛指的說法。是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科技工業園、高新技術開發區[2]、各類產業工業園(比如農業開發區、化學工業園、汽車工業園等等)的一種統稱,也簡稱開發區。根據開發區的規模等級,可以分為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市級開發區等。

經濟開發區規劃

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引進、吸收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經驗;擴大出口貿易,增加外匯收入,積累建設資金;開發國內緊缺產品,滿足全國生產建設需要;及時掌握和傳播經濟技術信息;培養各方面人才,以適應進一步對外開放工作的需要。

視頻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相關視頻

高質量發展 高水平開放!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驗收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知識產權貫標獎勵10萬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