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肥城隍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合肥城隍廟,又名廬州府城隍廟。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99號,北宋皇佑三年(1051),為紀念首任廬州府知府孫覺,始建城隍廟。因為他在任期間為百姓盡職盡責,深受百姓愛戴,被百姓尊奉為廬州府第一城隍。清同治十年(1871),李鴻章仿北京頤和園內戲樓式樣重修。

合肥城隍廟屬皖江古典園林,徽州古建築風格。大廟前有旗杆矗立,山門口有石獅相對,山門3間,左右耳房各5間;戲樓5間,兩旁耳房各4間;大殿3間,兩側耳房各3間;大殿和戲台之間東西廂房各12間,大殿前有香爐1座。設城隍殿、娘娘殿、元辰殿、三皇殿等眾多殿堂。供奉城隍、城隍夫人、西王母、送子娘娘、慈航大士、三皇、斗姆元君、龍王、財神等道教眾神像。

合肥城隍廟雲集個體商戶近4000餘家,最高單日人流量近7萬人次。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城隍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爭奇壯舉勝,風味獨具。有犁大爺粑粑、下塘燒餅、三河米餃、芙蓉蛋卷等正宗廬州名小吃,聚集了徽州毛豆腐、蕭縣麵皮等安徽各地特產。

中文名稱:合肥城隍廟

外文名稱:Town God's Temple Hefei

地理位置: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99號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

開放時間:17:00-24:00

門票價格:免費

著名景點:廟前、廬陽宮、廟東、思惠樓、娘娘殿

始建時間:北宋皇祐三年(1051)

歷史沿革

北宋皇佑三年(1051),為紀念北宋時期政治家、首任廬州知府孫覺,始建合肥城隍廟。因為他在任期間為百姓盡職盡責,深受百姓愛戴,被百姓尊奉為廬州府第一城隍。

清同治十年(1871),遵照李鴻章意旨仿北京頤和園內戲樓式樣建造。是演戲娛神之處;古時候,每逢春節及道教重大節日,合肥一些官員、道教信眾都前來拈香、禮拜,戲樓上上演酬神戲,遊人如織。

解放前合肥城隍廟主持張高瓴(高字輩)傳度張汝溪(宏字輩)主持城隍廟,文化大革命前張汝溪代主持,龍虎山「宏」字輩道士。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合肥城隍廟遭到了嚴重破壞,僅存山門、戲樓、大殿、娘娘殿、鐘鼓樓等建築。

1980-1982年,由市文物管理處主持修復。

寺廟風格

合肥城隍廟,屬皖江古典園林、徽州古建築風格。整個廟宇結構嚴謹,布局合理[1]。大廟前有旗杆矗立,前方左右兩側有鐘樓、鼓樓、牌坊與之對應,山門口有石獅相對。山門3間,左右耳房共10間;戲樓5間,兩旁耳房共8間;大殿3間,兩側耳房共6間;大殿和戲台之間東西廂房共24間,代表古代宣揚孝道的「二十四孝」;大殿前有香爐1座。一樓分別設城隍殿、十王殿、三皇殿、元辰殿、龍王殿、祖師殿、福德殿、文昌殿、財神殿、靈官殿等道教核心殿堂。供奉北宋城隍孫覺及夫人、西王母、送子娘娘、慈航大士、十殿閻君、三皇、斗姆元君、龍王、張天師、福德神、文昌神、財神、王靈官、哼哈二將、牛頭馬面等道教眾神像,並設立城隍、城隍夫人寢宮和陰司刑獄設施。二樓設有藏經閣、接待室、會議室、辦公室以及道人們修行的丹房和起居臥室。

主體建築

城隍廟市場主要由廟前、廬陽宮、廟東、娘娘殿、段家祠堂、李家祠堂、張家祠堂、劉家祠堂、徽光閣、城隍廟文化館組成。

文化影響

廉政文化:城隍神是以在當地歷史上具有影響或有巨大貢獻的清官、功臣及英雄人物作為原型的,各路城隍神皆是人不是神,對城隍的崇拜也是對忠烈的紀念,首任廬州知府孫覺,因為他在任期間為百姓盡職盡責,深受百姓愛戴,被百姓尊奉為廬州府第一城隍。各地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都是當地人民的保護神。歷史上,蒞任的官員必先到城隍案前焚香,發表告城隍文,表明要當清官、好官。

從善文化:城隍文化即是從善文化。從城隍的功能來看,過去是護衛城池,現在可以理解為守護和平;過去講懲惡揚善,現在講維護社會和諧。城隍文化中督促社會向上向善的力量「忠孝仁義」都是值得繼承發揚的優秀文化。

法制的文化:城隍廟裡的格局都是按以前衙門的形式布局的,是律法的場所,具有很嚴肅性,讓人有一種生畏的感覺,好像時刻都在提醒我們,久而久之便成為我們現實生活中無形的道德規範。例如城隍廟中的一些對聯,其實是在提醒我們、監督我們:「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見鬼神欽」,猶如貫耳。

文物保護

合肥城隍廟,1985年7月12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1月,在安徽省人民政府規劃下建立開業。

2012年4月,在省道教協會、廬陽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由安徽省道教協會委派正一道士張振陽(羅陽)道長到城隍廟主持宗教工作。

2013年3月,正式成立合肥市廬陽區道教協會,道教活動場所位於城隍廟后街的娘娘殿,建築面積76.33平方米。

對外開放

2016年7月16日晚,合肥城隍廟經過改造正式對外開放。

飲食文化

合肥城隍廟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城隍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爭奇壯舉勝,風味獨具。有犁大爺粑粑、下塘燒餅、三河米餃、芙蓉蛋卷等正宗廬州名小吃,聚集了徽州毛豆腐、蕭縣麵皮等安徽各地名吃。

合肥城隍廟小吃供應干稀搭配,葷素相間,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使餐飲過程同時成普文化欣賞的過程,體現了飲食和文化的精美結合,對中外遊客產生着久遠的吸引力,成為城隍廟旅遊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這一地區的特色文化。

民俗文化

合肥古稱廬州,是廬劇的發源地,合肥城隍廟每晚上映黃梅戲廬劇、皮影戲、儺戲等安徽本土戲曲。每年七夕、重陽、除夕、端午等節日舉辦各式各樣民俗活動。有手工製作及售賣、文化朝拜等豐富的活動,活態化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域文化

合肥城隍廟近千年來,生生不息地傳承着中國道教文化的精髓。清光緒年間和新中國成立後,幾經重建和修葺,成為廬州城內古老建築的象徵。是個私經濟的發源地、小商品集散中心。湧現出紀念日等知名品牌。有主題餐廳、黃金珠寶、高端數碼、時尚品牌、茶吧書吧、潮流店鋪等時尚文化元素,構建出「時尚廟前--潮流文化」。以「追憶城隍三十載」為主線,打造「創意市井—市井文化」,布局文旅商品、城隍記憶、特色餐飲、商品百貨等;以文化、休閒、體驗為主,引進時尚商超綜合體、茶藝酒品體驗館、傳統文化展示店、安徽老字號、江淮老字號、合肥老字號等,打造「老字號集萃—傳統文化」;布局夜間舞台和迴廊觀戲,配合古玩業態和小商品業態,打造「徽風雅巷」、「廬州井巷」,塑造「徽商雅集—徽商文化」。

旅遊指南

公交

城隍廟站:114路、126路、127路、133路、136路、138路、525路 

地鐵

合肥地鐵2號線三孝口站

合肥地鐵5號線三孝口站

門票:免費

視頻

重建的合肥城隍廟再現古街風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