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合浦還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合浦還珠》同「合浦珠還」。明 沈鯨《雙珠記.母子分珠》:「今分一顆與你帶去,我自留一顆,以寓合浦還珠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合浦還珠自有時,驚危目下且安之。」見「珠還合浦」。明·沈鯨《雙珠記·母子分珠》:「今分一顆與你帶去,我自留一顆,以寓~之意 」

  • 【拼音】:hé pǔ huán zhū
  • 【解釋】: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同「合浦珠還」。
  • 【例子】:~自有時,驚危目下且安之。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
  • 【近義詞】:合浦珠還
  • 【語法】:作賓語;比喻物歸原主或人去而復歸[1]

典源

《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 曰:「孟嘗為合浦太守,郡境舊採珠,以易米食。先時二千石貪穢,使民採珠,積以自入,珠忽徙去,合浦無珠,餓死者盈路。孟嘗行化,一年之間,去珠復還。」《後漢書·孟嘗列傳》亦載,文有不同。

今譯

後漢孟嘗任合浦太守,合浦地臨南海,原產珍珠,民以採珠為生。前任太守貪婪無度,極力搜刮,將民采珍珠攫為己有,因而珠蚌遷徙他處,合浦從此不產珍珠,百姓餓死者甚多。孟嘗到任後革除弊政,郡中大化,一年之間離去的珠蚌又遷徙回來。

釋義

後以此典形容為官清廉,政績卓著; 也用以指物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還。

典形

合浦還珠、合浦珠、合浦珠泉、還浦、還珠、還珠浦、還珠守、明珠歸合浦、浦珠、三郡還珠、珠還、珠還浦、珠拋月浦、珠浦、珠徙、浦寒珠淚、珠明合浦、官廉合浦、孟嘗珠、官廉蚌蛤回。

示例

〔合浦還珠〕 宋·蘇軾《題馮通直明月湖詩後》:「聞道牂江空抱珥,年來合浦自還珠。」

〔合浦珠〕 南朝梁·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盈尺青銅鏡,徑寸合浦珠。」

〔還浦〕 宋·張炎《瑞鶴仙·趙文升席上》:「休賦。玉尊別後,老葉沉溝,暗珠還浦。」

〔還珠〕 唐·駱賓王上兗州刺史啟》:「甘雨隨車,雲低輕重之蓋; 還珠合浦,波含遠近之星。」[2]

故事

東漢時期,合浦郡盛產珍珠聞名海外,當地老百姓以採珠為生,貪官污吏趁機盤剝,使得珠民大肆捕撈,珠蚌產量越來越低,餓死不少人。漢順帝劉保派孟嘗當合浦太守,他革除弊端,不准濫捕。不到一年,合浦又盛產珍珠了。

典故

今分一顆與你帶去,我自留一顆,以寓合浦還珠之意。

明·沈鯨《雙珠記·母子分珠》合浦還珠的成語故事 [3]

視頻

合浦還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