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里山摩崖造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司里山摩崖造像 |
本名 司里山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 東平縣 戴廟鄉司里山 類 型 造像林 造 像 千餘尊 |
司里山摩崖造像位於東平縣戴廟鄉司里山上,共有大小造像千餘尊,完整清晰者600餘尊。[1]
簡介
位於東平縣戴廟鄉司里山上,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頂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塊巨崖周圍,共有大小造像千餘尊,完整清晰者600餘尊。如按年代劃分,則東崖多為北齊、唐宋造像,其中最高者為北齊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戴寶冠,面相渾厚,手施說法印,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倚座於寬平座上。此尊造像高度堪稱「中原北齊第一佛」。其右下部有宋代嘉佑二年「三教通連」龕像,為我國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連」龕像。西崖多為唐、宋摩崖造像,有一佛二弟子和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組合像,其中唐代多為武后時期的造像,多通體磨光,面相豐圓飽滿。宋代造像則神情豐富,雕刻精細,其中的36尊羅漢像等更是神態各異,持物不同,栩栩如生。南崖造像風化較為嚴重,多為唐、宋時期的單體佛像或羅漢像。
造像龕旁多有銘文題記,最長者達500餘字,其中還有武則天造字10餘個。對於考證我國佛像石刻的名稱、年代、演變規律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司里山摩崖造像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司里山又名棘梁山,位於東平湖西畔戴廟鄉,南臨古運河。地方志載是水滸英雄晁蓋、阮氏兄弟等最初聚義的地方,還載漢梁孝王狩獵曾駐於此山。山雖不高不大,但山體上遍列佛像,屬於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周圍的臘山、六工山唐代造像和東平湖構成了東平境內一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