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高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高翔

來自 新華網 的圖片

葉高翔,男,漢族浙江長興人,1958年7月出生。2013年6月26日,任浙江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浙江科技學院院長[1]。曾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2]杭州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正校級執行校長、校長[3] 。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師[4]

2018年12月7日,省委決定,因年齡原因,提議葉高翔同志不再擔任浙江科技學院院長職務,免去其浙江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委員職務。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浙江科技學院院長

出生日期----1958年7月

出生地點----浙江長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信 仰 ---- 中國共產黨

畢業院校----浙江大學

人物生平

1977年11月~1978年10月,工作於浙江長興工農陶器廠。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讀於杭州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2年8月~1995年1月,任教於在杭州大學物理系。

1985年8月~1986年7月,美國印地安那大學作訪問學者。

1985年9月~1988年7月,就讀於杭州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9年10月~1989年12月,在意大利國際物理中心學術交流。

1992年2月~1994年11月,就讀於浙江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5年1月~1996年11月,擔任杭州大學物理系副主任。

1995年12月,晉升教授。

1996年11~1998年9月,擔任任杭州大學物理系主任。

1997年1月~1998年9月,兼任杭州大學校長助理。

1999年7月,擔任浙江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200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3年4月,擔任浙江大學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2005年2月~2008年12月,擔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

2008年12月,擔任杭州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執行校長(正校級)。

2009年10月10日,擔任杭州師範大學校長。

葉高翔

來自 浙江在線 的圖片

2012年4月11日,兼任浙江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建設評估委員會副主任。

2012年11月14日,提名為浙江大學物理學系校友分會副理事長侯選人。

2013年6月26日,擔任浙江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浙江科技學院院長,引起調任風波。

2013年6月28日,當選為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副理事長,並主持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成立大會正式會議。

2013年7月,《南方人物周刊》第22期刊載張鳴《換校長的風波及其他》一文,評論調任風波。

2013年8月5日,《鳳凰周刊》第22期刊載《杭州師大校長調任風波》一文,評論調任風波。

參與項目

參與項目與成就

(1) "以流體為基底的薄膜物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編號:10174063】;總經費20.0萬元;2002年至2004年

(2)"液體基底上金屬薄膜的生長機制和物理特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編號:19874016】;總經費23.5萬元;1999年至2001年

(3)"薄膜的非平整表面效應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編號:19504003】;總經費7.0萬元;1996年至1998年

(4)"非平整表面效應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專項資金

【編號:(1997)RC9603】;總經費20萬元;1997年至2000年

(5)"非平整表面效應研究(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專項資金

【編號:(1997)RC9603】;總經費15萬元,研究起訖時間:2001年至2003年

榮譽成就

1993、1995、1998年被評為浙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

2000年浙江大學校級先進工作者、"我最喜愛的浙江大學老師"之一;

2001年我最喜愛的浙江大學老師"之一,浙江大學學生會;

2002年浙江大學教書育人標兵,浙江大學;

2003年浙江大學教書育人標兵、浙江省教育系統"家庭事業兼顧型"先進個人;

2003年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浙江省教委;

2003年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進個人;

2004年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浙江省教學名師;

葉高翔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2008年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進個人;

榮獲"新浪教育盛典:2011年度微博風尚高校領軍人物"。

浙江省高校青年學術骨幹

擔任"近代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薄膜物理學"、"群論"、"固體理論"、"高等統計物理學"以及"物理學與人類文明"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的主講工作,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研究工作。

率先開展了以液相材料為基底的薄膜物理研究工作,並在液面成膜機理、非平整表面效應、薄膜內應力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果,改變了"固體薄膜基底"的傳統觀念,擴展了薄膜物理的研究領域。

先後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Surface Science》等國際一流雜誌上發表SCI論文約40篇,在國際上產生了一定影響。

主要著作

先後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Surface Science》等國際一流雜誌上發表SCI論文60餘篇,在國際上產生一定影響。

主要著作及論文(*為通訊作者)

1.Chu-Hang Zhang, Neng Lv, Xiao-Fei Zhang, Bo Yang, and Gao-Xiang Ye*: "Preferred Structures of the Atomic Ag Islands on Silicone Oil Surfaces", J. Phys.: Condens. Matter 23, 435006(1-6) (2011).

2. Xiao-Fei Zhang, Chu-Hang Zhang, Neng Lv, Jian-Ping Xie, Gao-Xiang Ye*: "Condensation Be

havior of Ag Aggregates on Liquid Surfaces", Chin. Phys. Lett., 27(9), 096102(1-4)(2010).

3.Miao-Gen Chen, Jian-Ping Xie and Gao-Xiang Y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ordered patterns in Cu films deposited on silicone oil surfaces", Physics Letters A360(2), 323 (2006).

4.Quan-Lin Ye, Chun-Mu Feng, Xiao-Jun Xu, Jin-Sun Jin, A-Gen Xia, Gao-Xiang Ye: "Anomalous hysteresis properties of iron films deposited on liquid surfaces", J. Appl. Phys. 98, 013906(1-5) (2005).

5.Sen-Jiang Yu, Yong-Ju Zhang, Quan-Lin Ye, Ping-Gen Cai, Xiao-Wei Tang, Gao-Xiang Ye: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ordered patterns in Al films deposited on silicone oil surfaces", Phys. Rev. B68, 193403 (2003).

6.Gao-xiang Ye, Thomas Michely and Matthias Wuttig: "Diffusion studies in a nonequilibrium system with repulsive interactions", Phys. Rev. B65, 205409 (2002).

7.Gao-xiang Ye, A-Gen Xia, Guo-Liang Gao, Yan-Feng Lao and Xiang-Ming Tao: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large ramified Au aggregates on melting glass surfaces", Phys. Rev. B63, 125405 (2001).

8. Gao-xiang Ye, Thomas Michely, Volker Weidenhof, Ines Friedrich and Metthias Wuttig:"Nucleation, growth and aggregation of Ag—clusters on liquid surfaces", Phys. Rev. Lett., 81 (3), 622 (1998).

9.Gao-xiang Ye, Qi-rui Zhang, Chun-mu Feng, Hong-liang Ge and Zheng-kuan Jiao: "Structur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 metallic rough thin film system deposited on liquid substrates", Phys. Rev. B54, 14754 (1996).

10.Gao-xiang Ye, Yu-qing Xu, Jin-song Wang, Zheng-kuan Jiao and Qi-rui Zhang: "Critical behaviors in a Pt-film percolation system deposited on fracture surfaces of α-Al2O3 ceramics", Phys. Rev. B49, 3020 (199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