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志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葉志彪
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副院長
出生 1958年7月
湖北省漢川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葉志彪,199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現任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1],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

個人簡介

葉志彪 ,男,漢族,1958年7月出生,湖北省漢川市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大宗蔬菜(分子育種)崗位科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民盟武漢市委副主委,武漢市政協常委,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園藝學會副理事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固定研究人員。曾赴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理與環境系和美國康奈爾大學BTI研究所進行植物基因表達和功能基因研究。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及番茄分會副會長,湖北省園藝學會副理事長。先後獲得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5),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入選教育部骨幹教師培養計劃(2000),科技部863計劃十五周年先進個人(2001)。

個人簡歷

1978年3月至1981年12月,華中農業大學園藝系本科學習畢業;

1981年12月至1984年12月,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學習畢業,獲碩士學位;

1984年12月至1993年,任華中農業大學助教、講師(期間:1990年9月至1992年5月赴英國諾丁漢大學進行植物生物技術合作研究);

1993年晉升副教授;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

2000年4月獲華中農業大學博士學位;

2001年2月至2004年9月赴美國康奈爾大學進行植物分子生物學合作研究,出國前任華中農業大學園藝系副主任、湖北省青年科協理事兼副秘書長、華中農業大學青年科協主席、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社會任職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大宗蔬菜(分子育種)崗位科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民盟武漢市委副主委

武漢市政協常委

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園藝學會副理事長。

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農作物分子技術育種中心固定研究人員

曾赴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理與環境系和美國康奈爾大學BTI研究所進行植物基因表達和功能基因研究

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及番茄分會副會長

湖北省園藝學會副理事長

先後獲得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5)[3]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

葉志彪
葉志彪

入選教育部骨幹教師培養計劃(2000)

科技部863計劃十五周年先進個人(2001)

從事工作及成就

主要從事蔬菜遺傳育種及蔬菜生物技術研究,利用反義基因技術創建的耐貯藏轉基因番茄,1997年獲得我國首例農業生物轉基因安全評價"可商品化生產"審批書,1999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育成的耐貯藏雜交一代番茄新品種"華番一號",成為我國第一例審定的農業轉基因品種,2002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發改委、"948"等科研項目30餘項。在蔬菜營養品質基因組學、植物逆境的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克隆鑑定、茄科作物基因組研究等方面取得成果。在番茄文庫構建、特異啟動子的克隆,標記基因的剔除載體系統等取得進展,為蔬菜分子育種提供物質和技術支撐。先後獲得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勵4項,授權發明專利2項,申請專利5項,審定品種3項。發表論文和專著8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5篇。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了表論文130餘篇,其中SCI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4部,農業部鑑定成果1項,審定品種6項,發明專利4項,是學校蔬菜學科的主要帶頭人,在蔬菜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方面研究頗深,成果突出,創建了我國首例被國家批准可商品化生產的農業轉基因產品,被譽為"我國果蔬耐貯藏育種的範例"。利用圖位克隆方法分離並鑑定了番茄多細胞表皮毛形成的關鍵基因(Wo),Wo通過蛋白互作的方式促進細胞周期相關基因-SlCycB2的表達,從而促使細胞從G2期向M期的轉換,最終促進表皮毛的形成。該機制的發現對於揭示植物細胞命運調控的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同時,由於Wo基因純合後會導致番茄胚胎的敗育,因此該基因的分離對於揭示番茄胚胎髮育的機理也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雜誌《美國科學院院刊》上,園藝界專家認為這是至目前為止我國園藝作物基礎研究水準最高的科學研究工作。參與國際茄科植物基因組計劃-番茄基因組測序及番茄進化機理的研究論文應Nature《自然》雜誌之約已投稿該刊。先後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973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50項。

獲得榮譽

1995年榮獲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9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

國家863計劃先進個人,入選教育部骨幹教師計劃[5];

2010年獲"全省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

「茄果類蔬菜分子育種技術創新及新品種選育」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020年11月,獲得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6]

發表的主要論文

1.Yang C, Li H, Zhang J, Luo Z, Gong P, Zhang C, Li J, Wang T, Zhang Y, Lu Y and Ye Z. A regulatory gene induces trichome formation and embryo lethality in tomato. Proc. Natl. Amer. Sci. USA, 2011, 108(29): 11836-11841

葉志彪
葉志彪教授在人民大會堂

2. Zhidan Luo, Junhong Zhang, Jinhua Li, Changxian Yang, Taotao Wang, Bo Ouyang, Hanxia Li, James Giovannoni and Zhibiao Ye, A STAY-GREEN protein SlSGR1 regulates lycopene and b-carotene accumulation by interacting directly with SlPSY1 during ripening processes in tomato, New Phytologist ,2013, 4,198(2):442-52

3. Rachid Loukehaich,* Taotao Wang,* Bo Ouyang, Khurram Ziaf, Hanxia Li, Junhong Zhang, Yongen Lu, and Zhibiao Ye ,SpUSP, an annexin-interacting universal stress protein, enhances drought tolerance in tomato,J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12, 63(15):5593-606

4. Yang C, Ye Z. Trichomes as models for studying plant cell differentiation,Cell. Mol. Life Sci, 2013, 70(11):1937-48

5. Li J, Sima W, Ouyang B, Wang T, Ziaf K, Luo Z, Liu L, Li H, Chen M, Huang Y, Feng Y, Hao Y, Ye Z. Tomato SlDREB gene restricts leaf expansion and internode elongation by down- regulating key genes for gibberellin biosynthesis,J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2, 63(2): 695-709

6. Gong PJ, Zhang JH, Li HX, Yang CX, Zhang CJ, Zhang XH, Khurram Z, Zhang YY, Wang TT, Fei ZJ, Ye ZB.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drought-responsive genes in modulating transcrip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biochemical pathways in tomato.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0, 61: 3563-3575

7. Ouyang B, Yang T, Li HX, Zhang L, Zhang YY, Zhang JH, Fei ZJ, Ye ZB. Identification of salt stress regulated genes in tomato seedlings by suppression subtracted hybridization and microarra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7, 58: 507-520

8. Yang C, Li H, Zhang J, Wang T, Ye Z. Fine-mapping of the woolly gene controlling multicellular trichome formation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tomato. Theor Appl Genet. 2011, 123(4):625-33

9. Zhang XH, Zou Z, Zhang JH, Zhang YY, Han QQ, Hu TX, Xu XG, Liu H, Li HX, Ye ZB. Over-expression of sly-miR156a in tomato results in multiple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trait alterations and partial phenocopy of the sft mutant. FEBS Lett. 2011, 585(2): 435-439.

10. Zhang XH, Li HX, Zhang JH, Zhang CJ, Gong PJ, Ziaf K, Xiao FM, Ye ZB. Expression of artificial microRNAs in tomato confers efficient and stable virus resistance in a cell-autonomous manner. Transgenic Res. 2011, 20(3): 569-581

參考來源

  1. 葉志彪 ,華中農業大學,2017-09-06
  2. 葉志彪 ,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1-09-27
  3. 葉志彪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華中農業大學
  4. 葉志彪教授科研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南湖新聞網, 2020-01-10
  5. 葉志彪教授科研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華中農業大學
  6. 葉志彪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南湖新聞網,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