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輪環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輪環藤 |
中文學名:台灣輪環藤 拉丁學名:Cyclea insularis (Makino) Hatusim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屬:輪環藤屬 Cyclea |
台灣輪環藤(學名:Cyclea insularissp. insularis)為防己科輪環藤屬下的一個亞種。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台灣輪環藤
拉丁學名:Cyclea insularis (Makino) Hatusima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科: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族:蝙蝠葛族 Trib. Menispermeae
屬:輪環藤屬 Cyclea
形態特徵
台灣輪環藤,藤本;莖柱形,有溝槽,無毛,枝有直紋,被倒生柔毛。葉盾狀,紙質,三角狀心形,長3-9厘米,寬2.5-8厘米,頂端短尖,具凸尖,基部淺心形,截平或微凸,全緣或有疏粗齒,上面被微柔毛。下面被柔毛;掌狀脈常5-7條,網狀小脈較密;葉柄通常比葉片短,被倒生柔毛。聚傘圓錐花序狹窄,總狀花序狀,腋生,單生或有時雙生,通常比葉短,很少比葉長,花序軸被緊貼柔毛;分枝很短,着花2至數朵;苞片卵狀菱形,驟然漸尖,背面被柔毛;雄花:萼片4-5,基部合生,倒卵形或匙形,長0.6-1.3毫米,寬0.6-1毫米,短尖,背面被疏柔毛;花瓣4,很少5,與萼片對生,微小,長圓形至近圓形,長0.5毫米;聚葯雄蕊長1.5毫米,花葯4;雌花:萼片2,橢圓形至近圓形,下部稍肥厚而凹,頂端鈍或稍短尖,背面被柔毛,長1.5毫米;花瓣偶見1個,微小;子房囊狀卵圓形,長約1毫米,無毛或被毛,柱頭3裂。核果倒卵狀圓形,直徑約5毫米,無毛或被擴展疏毛;果核背部中肋二側各有3列小瘤狀凸起。花期夏季。[1]
產地生境
僅見於台灣省的中部(阿里山)、東部(高雄)和沿海島嶼(蘭嶼等)。日本鹿兒島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