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灣竹莖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竹莖蘭

中文名:台灣竹莖蘭

拼 音:tái wān zhú jīng lán

學 名:Tropidia somae Hayata

界:植物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百合亞綱

超 目:天門冬超目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屬:竹莖蘭屬

種:台灣竹莖蘭

台灣竹莖蘭(tái wān zhú jīng lán,學名 Tropidia somae Hayata),蘭科竹莖蘭屬植物,Plants usually less than 20 cm tall. Rhizome ascending; roots fibrous. Stem unbranched or 1- or 2-branched, with many sheaths; sheaths less than 2 cm. Leaves 1 or 2, apical, ovate to cordate,產於台灣[1]

生態特徵

Plants usually less than 20 cm tall. Rhizome ascending; roots fibrous. Stem unbranched or 1- or 2-branched, with many sheaths; sheaths less than 2 cm. Leaves 1 or 2, apical, ovate to cordate, ca. 11 × 6.5 cm, 7-13-veined, base rounded, apex acute. Inflorescence a terminal raceme with 10-20 flowers, 4-8 cm; floral bracts lanceolate, 5-6 mm. Flowers not resupinate, white; pedicel and ovary ca. 5 mm. Dorsal sepal free, narrowly lanceolate, 9-10 × ca. 3 mm; lateral sepals almost completely connate and forming a synsepal; synsepal 10-11 mm, bilobed at apex. Petals narrowly ovate, 8-9 × 3-3.5 mm, keeled abaxially; lip narrowly oblong, ca. 9 × 2 mm, saccate at base, with 2 lamellae on adaxial surface of basal half. Column straight, 5-6 mm; anther lanceolate, 3-3.3 mm, apex acuminate; pollinia clavate; caudicle slender; rostellum lanceolate. Fl. Sep.[2]

生境

Forests; low elevations. Taiwan [S Japan (Ryukyu Islands)].

病蟲防治

通常在葉的上下表面,較少在莖上出現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銹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狀孢子。鏽病並不致命,葉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葉外,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銅殺菌劑噴灑。

多發生於霉雨季節。初發病時、葉基布滿白色茵絲.導致根莖腐爛。防治方法: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嚴重的病株要燒毀。

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撅,而以建蘭感染尤多。病斑先從葉尖向根莖處延伸,初為褐色,然後逐漸擴大增多,出現許多干黑點,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積極改菩環境條件外,在發病期內,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每7-10天一次;然後再輔以1%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一次,連續噴3-5次。

俗稱「蘭虱」。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可於孵化期內用1%氧化樂果或1500倍50%馬拉硫磺噴治。如盆數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植物文化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

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

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以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拆」。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