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前縣吳壩鎮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花瓣網 的圖片

台前縣吳壩鎮中學以「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骨幹教師教學研討會」為載體,「實踐反思教學沙龍」、「教育名著研讀工程」為平台,抓骨幹培訓推新人成長,大力推進「名師工程[1]」,強化教師素質,夯實教育基礎,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2]

校園諮詢

家庭教育宣傳周 讓法治之光照亮鄉村校園

面對面,心貼心。濮陽市檢察機關推行「法治進校園」宣講活動以來,始終堅持「教育守正」的工作原則,努力把法治的種子播送到偏遠鄉村學校,通過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讓偏遠鄉村的孩子們浸潤在生動有趣的法治文化氛圍中。

2024年5月17日,濮陽市人民檢察院、台前縣人民檢察院聯合普法,走進偏遠鄉村學校——台前縣吳壩鎮中學給全校100餘名師生送上了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濮陽市人民檢察院距離台前縣吳壩鎮中學100多公里,為了更好地開展活動,檢察官早早地帶上普法資料來到學校和老師們商議。

「我們學校的學生不算太多,學生生源不斷流失,有不少孩子都是留守兒童,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有的父母離異,平時都是老人照顧,教育上難免有所遺漏。但無論還有多少孩子在我們這裡求學,我們都希望把孩子培養好、保護好。現在的社會環境複雜,孩子們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希望檢察機關能夠針對這些情況,幫助我們把孩子教育好,以防孩子們誤入歧途或者被人侵害。」該校校長向幹警們介紹了該校的情況。

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宣講員決定從校園欺凌、防性侵等內容入手,結合留守兒童的認知盲區,設計一問一答、遊戲互動和情景展示的環節,結合PPT中的校園欺凌照片及防性侵、防拐騙動漫視頻,進一步加強孩子們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宣講過程中,宣講員針對鄉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學習心理壓力大等問題,引導他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掌握自我調節、自我情緒管理技能,學會自我解壓,正確釋放壓力和負面情緒。

檢察幹警還為同學們發放了檢察機關文創紀念品,現場學習氣氛濃厚,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作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活動結束後,檢察官向學校發放了家庭教育海報,建議學校利用家長會多開展一些家庭教育活動。

濮陽市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趙志超表示,「偏遠農村中小學是法治安全教育的薄弱環節,越是偏遠鄉村的學校,對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需要越迫切。長久以來,濮陽市檢察機關在全面加強全市在校學生法治教育的同時,從未停止對偏遠鄉村學校進行普法力量的傾斜,今後,將會持續強化組織領導,努力為更多的鄉村學生提供『定製式』普法課程,通過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聽得懂、學得進,用得好,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一顆法治的種子,等種子生了根、發了芽,就會長成為孩子們遮風擋雨的『法律大樹』」。

接下來,市、縣兩級檢察院將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不斷創新未檢工作機制,持續紮實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加強青少年司法保護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持續推動法治宣傳向鄉村延伸,為更多鄉村學校師生提供「精準式」「定製式」「點單式」「專屬式」普法「套餐」,切實打通普法教育「最後一公里」,為鄉村孩子們點亮「法治之燈」,以檢察擔當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名師工程,簡書,2020-09-15
  2. 淺談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豆丁網,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