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酃縣,一縷歷史的青煙(朱文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酃縣,一縷歷史的青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古酃縣,一縷歷史的青煙》中國當代作家朱文科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酃縣,一縷歷史的青煙

耒水滔滔,由南至北,逶迤而來,即將匯入湘江之際,突然放慢步伐,九曲迴環,不舍離去。千萬年的情感衝擊,形成一個湖,一塊平原。就在這樣的一湖碧水間,神奇般崛起一座城池。它,就是古酃縣

提起酃縣,讀者可能會聯想到炎陵縣。炎陵縣原名酃縣,明嘉靖《衡州府志》解釋:「取古酃縣為名」。清乾隆《酃縣誌》謂今縣城有酃泉,因以為名。從地理位置來看,炎陵縣位於湘東南,距離衡陽三百里,而耒水下游的古酃縣乃西漢時置,東晉時廢。《水經注》謂因縣東有酃湖,水可釀酒而得名。炎陵縣漢代屬長沙郡茶陵縣,宋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之康樂、霞陽、常平三鄉置酃縣。這個酃縣並無酃泉,縣名沿用七百多年,1994年更名為炎陵縣。改名原因,一是「酃」字太難讀寫了,二是因境內有「炎帝陵」。此時,位于衡陽城東郊那座與酃湖手足情深的古城,連同古酃縣一起在水底沉睡了2200餘年,留給世人的,只有一縷悠長的嘆息。

古酃縣,因瀕臨耒水之濱,又叫酃湖町。早在舊石器和新石器時期,就有了古越人生活的足跡。我們無法弄明白古越人來自哪個部落,吳越?閩越?南越?駱越?都有可能。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古越人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先秦古籍對長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地區的部落常統稱為「越」。最早來到酃湖町的古越人,很可能就是被某個部落追趕驅逐,從長江逆流而上經洞庭入湘江的一支南越或者吳越部落。新中國成立後,這一代陸續挖掘的古墓葬出土有大量的印紋硬陶,諸如鼎、瓿、壺、罐器物的紋飾,有米字紋,有回紋,有菱形紋,有方格紋,還有葉脈紋。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些印紋硬陶就是古越人的器物。三十年前,蒸水河畔的渣江鎮,出土的春秋動物紋提梁卣。此物器形碩大,造型精細,紋飾精美,已被專家鑑定為國寶級文物。如此貴重的器物,不可能來自民間,無疑只有居住在這裡的越人部落首領夠資格擁有。我們可以想象,在遙遠的古代,耒水下游酃湖一帶,已經有了一座部落城池或者部落治所。

古代城池的出現,是與部落的興盛分不開的。為了提高軍事防禦能力,城池布局有了統一規劃。平涼台古城採用了正方形,城牆總長 740米,牆高 6米左右,根部厚13米,頂部寬達 10米,可容納大部隊的調動和戰鬥。牆的修築採用板築法,即先夯築陡直內牆,兩側再以護城坡加固,此法可在增加高度的同時,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長,使城牆較為陡直難攻。我查閱《博物志》,裡面記載「南越人巢居。」所謂「巢居」,指的是春秋時期,古越人的房屋建築形式為干闌式建築。這種建築以樁木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龍骨)承托地板,構成架空的建築基座,於其上立柱架梁。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古越人為何出現在酃湖一帶的耒水衝擊平原建設城池了。因為,地勢低洼潮濕,適宜房屋建設中打樁木。我想,酃湖邊這個最早的城池或者治所,多半就是這個類型的吧?

春秋時期,史書對酃湖區域有了文字記載:「龐」,是楚人建立的諸侯小國。查看春秋初期行政地圖,竟然有幾百個諸侯國。實力強大的有楚、秦、晉等幾個大國,他們不斷兼併小國,四處拓展自己的疆域,並採取設縣的方式控制這些地域。最早的就是楚國,楚文王元年(前689)就開始設縣了。「龐」就是楚人野蠻戰勝越人之後,在耒水下游地域新設置的縣。龐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南扼南粵之地,北通楚都要道。這些越人,秉承了先祖蚩尤、三苗剽悍不羈的尚武族性,定然對楚人入侵進行過殊死抵抗,只不過楚國實在太強大了,他們寡不敵眾,只有被迫俯首稱臣。耒水流域由於炎帝神農創耒、播種五穀,農耕文化代代傳承,很早就成了一塊富庶之地。因此,龐縣就成了楚國重要的糧食產地。其它諸侯國肯定眼紅,都想搶奪這塊肥沃厚土。齊威王就派使者遊說過越王,放棄討伐齊國而攻打楚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越王無彊時,興師伐齊。齊威王派使者遊說越王放棄討伐齊國而專攻楚國。齊國使者對越王說:「復讎、龐、長沙,楚之粟也;竟澤陵,楚之材也。越窺兵通無假之關,此四邑者不上貢事於郢矣。」意思就是,讎、龐、長沙三邑為楚國糧食產地和出產木材的重要基地,只要越國控制了無假之關,這些豐富的物產就屬于越國了。齊國使者遊說越王無彊攻打楚國是公元前334年,這就告訴了世人一個重要的史實,龐縣至少在楚威王六年以前就成立了。

儘管楚人成了新的主宰者,但越人並沒有大量遷徙離散,龐縣居民的主要群體還是越人。楚人帶來的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同農耕文化融合在一起,迅速加速了耒水流域的發展。在以水路為主的古代,耒水成了龐縣的交通航道,楚國在龐縣設立了稅關,配置了專門的官員負責稽核、徵收過往商賈的商稅。很快,一個由農耕文化滋養壯大的地域,最終過度為耒水之濱、酃湖波濤中的一個商貿集鎮。

楚懷王的弟弟鄂君時任楚國大司馬,掌管着楚國的軍政和軍賦。鄂君很有經濟頭腦,利用職權便利經商,成為財大氣粗的「官商」。他出去從事商貿活動,隨身攜帶着楚懷王賜給他的「鄂君啟節」。所謂「鄂君啟節」,就是專供鄂君進行商貿活動時使用的免稅符節,用青銅鑄就,有舟節、車節之分,上面刻着錯金銘文,載着進入漢水、長江、湘、資、沅、澧等水系及沿途所設的關卡地名。比如經湘水則是「入耒,庚鄙」。「入耒」即進入耒水,「庚」則是經過的意思,「鄙」就是龐縣轄地,也就是劉邦在衡陽酃湖町所設的酃縣所轄之地。

秦滅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可惜只存在了十多年。漢高祖五年,長沙成為侯國,下轄今炎陵、茶陵、攸縣、安仁、衡東等13個縣。在確定衡陽縣制時,劉氏後裔看中了楚國龐縣故地平原地帶,看中了波光瀲灩的酃湖水,決定在此地建立自己的治所,縣名定為酃縣。歷史的車輪,如同湘江、耒水,儘管曲折,但沒有停止滾滾向前,到了三國吳太平三年(258),會稽王孫亮將長沙郡國分為東西兩郡,長沙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湘東郡治地在衡陽酃湖町,郡治設在酃縣縣城。酃縣,搖身一變,既是縣治之所,又成了郡地之都,郡、縣治所同在一城。這個時期,我國的縣城功能比較完備了,城牆採用夯土打實、夯實築成,堅固耐久,還有城樓、城門,防禦性很強。古酃縣的城池也不例外。酃縣故城遺址北臨耒水,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9萬平方米,四周圍以黃土夯築的城牆,城外設護城河。今遺址東面、西面及北面仍保存有城垣,低的有1米,高的4米,西面和南面保存有25米寬的護城河。文物工作者在此採集了大量的建築構件,有漢代筒瓦、板瓦、瓦當,有陶製生活用具,還有「五銖」錢、銅渣、鐵劍。

酃湖水清澈甘沁,古酃縣人汲湖水烹糯米釀酒,稱為酃醁酒,亦稱酃酒,味極甘美,成為酒中珍品。晉代名賦《吳都賦》里,有「飛瓊觴而酌酃醁」的句子,吟誦的就是古酃縣生產的酃醁酒。《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三洲歌》載:「湘東酃醁酒,廣州龍頭鐺。」《資治通鑑·梁元帝承聖元年》載:「陸納襲擊衡州刺史丁道貴於淥口。」元代胡三省註:「衡州,治衡陽縣縣東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綠色,取以釀酒,甘美,謂之酃淥。」酃湖水源出清泉山,就是今天的衡南縣泉溪鎮境內,曾為古酃縣管轄。清泉山上有一清泉,冬夏不竭,泉味甘美,泉水流入酃湖。清代大學士朱佩蓮曾在衡陽為官,寫了一首《清泉雜詠》點讚:「清泉山下出泉清,萬頃酃湖逗一泓;酃綠見珍張載賦,原來縮酒貢南荊。」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析衡陽東南境置清泉縣,就是如今衡南縣的前身。

酃縣成為郡地之都的好景不長,後來吳又析酃縣、烝陽縣地置臨烝縣,治所設在湘江西岸。兩座城池很快分出了優劣。酃縣儘管獨占了水路交通優勢,這個優勢在某個特定環境下又成了缺陷,由於地處耒水衝擊平原地帶,只要連日下雨,必遭洪災危害。當時,人類的防洪水利設施極其落後,加上平原地帶無天險可倚,只要外敵入侵,城池必破無疑。再看湘江西岸的臨烝縣,城池群山環抱,凌駕於蒸水、耒水、洣水之間,水路和陸路四通八達,又有南北驛道穿城而過,於是後來者居上。這個晚酃縣「降生」的小城,經過千百年的成長,最終「長」成了重要城市衡陽。而酃縣在六百多年後,變成了一棵老朽的大樹,最終化作了一縷歷史的青煙。 [1]

作者簡介

朱文科,湖南耒陽人。中國民協會員,湖南省作協會員,衡陽市民協副主席,耒陽市政協常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