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樹情思(趙大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樹情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古樹情思》中國當代作家趙大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樹情思

深秋時節,在麥苗青青的鄉村路口,一棵棵古樹在寥落的鳥鳴中靜默聳立着。它們的根系扎於深厚大地,粗壯的枝幹伸向高遠的天空,既不搖曳張揚,又不遺世獨立。

這些鬱郁森森的古樹,生長在西平縣專探鄉一個叫王蘭莊的村頭。與中原聞名的神垕、郭亮、郝堂等古村落相比,王蘭莊完全是一塊尚未打磨的璞玉,這些一棵挨着另一棵的古樹,正是玉石上一條條樸質的文理。走進王蘭莊,迎接你的便是參天古樹,它們臨水而立,高大粗壯,虬枝飛動,散發着陽剛和堅韌的氣息,與一座座散落的麥秸垛,挺立起鄉村高度。

在這些古樹群中,一棵合抱粗的大桑樹特別惹人注目。它大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十幾米高的樹幹上,一條條樹枝交錯生長,一片片桑葉耀着安寧平和的光芒,似一柄巨大的華蓋,將村莊、土地和莊稼一起籠罩在平和的歲月中。樸質厚實的樹皮上,紋路縱橫,仿佛刻於青銅器上的銘文,一筆一划都是古典的格言,詮釋着鄉村數千年厚重的文明。

西平原名西陵,是黃帝元妃嫘祖的故里。在傳說中,嫘祖在這裡開創了植桑養蠶的歷史,她教百姓抽絲織絹製衣之術,興嫁娶,治禮儀,被尊稱為「先蠶娘娘」。遙想遠古歷史長河中,在每一個燭火搖曳的夜晚,嫘祖在桑樹的懷抱中盤着腿,俯身於起落的紡車前,左手轉動太陽,右手托着月亮,在兔走烏飛中將鄉村古老的靈魂慢抽成白色的絲線,將搖曳的燈火編排成一部溫良恭儉讓的歷史。

在王蘭莊,這樣的古桑還有不少,無論是貧瘠的溝坡還是荒涼的角落,它們永遠站立在陽光的正面,以從容的襟懷包容塵世的蕪雜和悲歡,見證着一代又一代嫘祖後人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勞作中,以智慧和汗水擎起農耕文明的風骨。它們的每一片葉子,都搖曳着純樸的鄉土鄉情鄉音;它們養育的每一條土蠶,都吐露着對世間的謙卑、慈愛和赤誠。

古桑的周圍,更多的是老梨樹,它們如同隨處可見的石磨石磙石槽一樣,在煙火人間把自己沉默成一個個亘古不變的符號。這些老梨樹有的直插藍天,有的相依相擁,有的把自己彎成傲岸的山峰,它們皴裂的樹皮上爬滿蒼黑的青苔,瘦削的樹枝已化為健壯的骨骼。

不用走近這些老梨樹,僅從它們搖落的黃葉,從它們滄桑的背影中,你就可以想象出它們在漫長的歲月中,經歷多少風吹雨打,經歷過多少雷劈電擊,經歷過多少戰火硝煙,經歷過多少人事的更迭,經歷過多少王朝的變遷……

據村里老人講,老梨樹大約種植於清朝同治年間,他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現在老了還是這個樣子。雖然它們年歲大了,但仍然是年年春來枝繁葉茂,入秋果實纍纍。王蘭莊人把它們結出的果實稱為「馬鱉黃」,這些土梨雖然個形不大,但外表金黃,吃起來香甜酥脆。

春種耘秋收冬藏,一棵樹和一個人一樣,都是沿着季節的腳步在大地上寫下夢想。看着這些老梨樹挺立的身姿,你就仿佛看到一輩輩王蘭莊人在泥土的芳香里,用犁鏵和鋤頭演繹着古老的圖騰儀式,你就仿佛走進低矮的瓦屋院落,聽見屋檐下的雞鳴狗吠和鍋碗瓢盆的交響,聞到熱氣騰騰的花卷饃,想起母親淺淺的微笑、經年的疼痛和虔誠祭拜的背影……

王蘭莊的美就在於鄉土的淳樸和自然,在村子裡隨意走一走,那些長着瓦松的黑瓦,雕着窗花的木窗,顏色剝落的木門,從院牆上垂落的南瓜和梅豆,以及隨風而過的曲曲折折的戲文,無不像田園詩一樣,牽動着你溫軟的鄉愁。要是累了的話,從裊裊炊煙中起身的阿婆會拉着你的手走進屋裡,一邊和你拉呱着土話,一邊給你燒一碗清涼的薄荷茶……

在王蘭莊的懷抱里,一陣清風,一縷花香,一聲牛哞,都會讓你在淡然中返璞歸真,讓你的慾念和虛榮隨風而逝,心靈像陽光一樣輻射打開。

王蘭莊雖然在村委一班人的帶領下致力於美麗鄉村建設,休整了道路,美化了環境,修建了娛樂健身設施,但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挖掘。它歷史久遠,距離縣城較近,且背依風景幽美的小洪河,人文資源和自然風光均得天獨厚,一塊渾然天成的美玉,正等待着一雙大手筆來雕琢。[1]

作者簡介

趙大磊,河南省西平縣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平縣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西平高中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