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城初夢 • 之映像(任麗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城初夢 • 之映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古城初夢 • 之映像》中國當代作家任麗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城初夢 • 之映像

天是純淨的藍,風是儒雅的柔,樹在遠處婆娑的響,花在身畔似錦的開。

我站在揭陽德安里人家的小巷裡,向上仰着頭,身姿還覺不夠高,就儘可能的踮起腳尖,想一抬手臂,指尖就觸摸到那片薄薄的脆脆的瓦片和灰色的盛滿歲月風塵的瓦脊,如撫摸一簾幽夢那般美好。

我是個愛做夢的女子,雖然幾十年不曾離開那個固守的家,但夢裡常足至遠方。想想昨日還在萬里之遙的北國,今天就佇立在南國這個水墨般寂靜幽長的小巷裡,心底便升騰起一團沖不開的迷霧。

在這個一百多年前主寨以「百鳥朝凰」、次寨以「駟馬拖車」為格局的古建築群里,除了安居樂業的尋常百姓家,還有不嚴自威的方耀水師提督府。如今,昔日繁華已落盡,青檐窄巷遺古風,它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民風、濃厚的文物積澱和充滿神秘色彩的潮汕文化,謎一樣吸引着來自全國各地文學採風的才子才女們……

聽此次採風活動的東道主蔡漢順先生說,明日是為紀念揭陽蔡氏始祖蔡菁公舉行的蔡氏公廳重光的重要日子,採風團怎會錯過蔡氏宗族在百年滄桑巨變之後的累世盛德、同宗共榮、光輝相承、彰顯宗族文化、紀念先祖功勳業績的非常盛事呢!當大家風塵僕僕的在一片安靜的民居里找到蔡氏宗祠所在地推門而入的時候,裡面竟是掌聲雷動、喜氣雲騰、別有洞天……

突然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亦荷,你過來一下?」不,確切的說是我第一次在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時給自己起的筆名,真心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像一朵芳姿清純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身邊的人都不知道我的筆名,誰會像叫名字一樣叫我呢?我尋聲而去,看見院落里有很多人都在忙碌着,她們都穿着滿族旗人的服飾,紙窗下,一個儀態端莊的中年女人在向我招手,看她衣着華麗、髮髻高挽,一定不是尋常夫人。

我快步上前,對夫人深施一禮。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上元節了,節日的燈謎還沒有粘,你和其他丫頭們趕快動手吧!」

「是,夫人!」

我一邊在燈籠上粘謎語一邊疑惑的問身邊一個叫小桃的丫頭:「剛才那位夫人是?」

「是府上的蔡夫人哪!」

「明天上元節要開燈謎會麼?」

小桃低聲說:「你來蔡府都一年多了,還不知道蔡府的規矩嗎?」

「什麼規矩?」

「咱家的蔡老爺蔡菁是遠近聞名的燈謎能手,每年他都要舉辦幾場燈謎會,但是,屬上元節燈謎會的規模最大,蔡老爺不僅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最重要的是,他還是當今朝庭的恩進士呢!」

「啥?進士?!」我驚訝的下巴差點掉下來。

小桃奇怪的看着我:「難道你不知道蔡老爺在同治二年(1862年)考取的進士嗎?」

我只好胡亂的點頭,表明自己知道。

小桃驕傲的說:「現在,蔡老爺已經官拜潮州府左營把總了!」

我心裡有點兒迷惑:「我怎麼會在一個進士的府里作丫頭呢?」

次日清晨,就有人打開大門,打掃庭院,除陳布新,為新年的上元節做準備。上元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改稱燈節,成為一個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世代相沿的重要節日習俗。人們在絹燈上寫詩詞、畫人物,藏頭隱語,讓大家猜,猜中者會得到紀念禮品,所以稱為燈謎,因之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才廣為流傳。燈謎都難以猜中的,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燈謎又稱為「燈虎」,燈謎屬於文義謎,燈謎的製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能制出十分高妙的燈謎,是一種獨創的文學藝術。

揭陽的上元夜,人山人海,萬人空巷,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盡情的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賽龍舟 、舞火把、跳火墩、耍火龍、舞英歌、演潮劇 、紙影戲 ,熱鬧非凡,將各種慶祝活動推向了高潮,着實讓我大開眼界,這真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我和小桃等幾人奉命陪蔡府小姐逛燈謎會,蔡小姐是個花容月貌、冰雪聰明的美人,更是對詩文、燈謎偏愛有加。

走着走着,蔡小姐在一燈謎前停了下來,扭頭問道:「亦荷、小桃,你們幾個可有答案麼?」我們不覺都立住,只見燈上寫着:「守住龍椅安社稷。打一孔明言。」蔡小姐見我們半天沒有猜中,說道:「是諸葛亮《後出師表》中的後一句:坐定天下」。

小桃拍手說:「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

蔡小姐又指着另一個燈謎:「迷途忘返因貪杯,打李清照詞一句。」

小桃搶着回答:「這首詞我熟悉,是《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的:沉醉不知歸路。」

前面有幾個人在一個燈謎前討論的正熱鬧:「半部春秋開帝業。打一古人名。」有的人說是劉備,也有的人說是曹丕,蔡小姐上前一步說:「從歷史時間和開創帝業上判斷應該是秦始皇嬴政!」

有人不服氣的說:「蔡小姐,如果你能把前面那個最難的燈謎猜出來,才算你厲害。」

大家都屏住呼吸望向前方那個燈謎:「諸君須勤奮,笑為金色存。」

蔡小姐凝神思考了一會兒,笑着說:「這個也不難嘛,是努爾哈赤!」

「哈哈哈哈!怎麼講啊?」身後傳來一個男人爽朗的笑聲,大家回頭一看,原來是氣宇不凡的蔡菁蔡老爺!

蔡小姐見是父親,心中充滿了自信,調皮的說:「勤奮扣努,君扣爾,笑扣哈,金色扣赤,父親大人,對否?」

「嗯,不錯,小女的才情有長進!」在眾人的掌聲中,蔡小姐的臉羞紅得像一朵嬌艷的桃花,我也就更加喜歡蔡小姐的詩情雅興了,竟奢望想永遠陪伴在小姐身邊。

可是,也許我和蔡小姐只有那蜻蜓點水般的緣分,上元節過後,天子同治皇帝幼不更事,北方戰事頻起,朝庭頒詔,需增加兵力派往北方邊疆防禦,蔡老爺的兄弟蔡二爺是被朝庭欽點的驍勇善戰的主將,於三日後奔赴北疆,而在蔡二爺的隨行隊伍中,也有我的名字。

人生莫歡喜,轉瞬便離別。臨行前,小桃跑到我跟前:「亦荷姐姐:「我知道你喜好詩文,你這一走,恐難再相見,送你一支毛筆作個念想吧,你要是想我了,就寫詩寄給我!」小桃又遞給我一個脂粉盒:「這是蔡小姐最喜歡用的『胭脂雪』,是她讓我送給你的。」我擦乾眼淚 不敢回頭,不想讓離別的眼淚打濕自己,我知道,此生離別千萬里,相思只能夢中憶……

似醒非醒間,聽到有人低聲吟唱:願作南柯客,莫為醒來人!

突然,有人把一碗熱氣騰騰的冰糖蓮子羹遞到我手裡,用潮汕客家話親切的對我說:「客人,請慢用!」我愣住了,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我這是在哪裡?好像這裡在舉辦什麼重要的活動,院裡院外里都是人,每個人手裡都端着一碗蓮子羹低頭在喝。我目光極力探尋,他們中間並沒有蔡小姐,也沒有小桃,我抬起頭望向大廳中央,看到一個畫像,竟然是蔡菁蔡老爺,上面清楚的寫着:「清同治壬戌科恩進士蔡菁公遺像」,剛才我還置身在熱鬧的上元節,怎會忽又現身在這樣一個重大的宗祠重光的場所?難道上元節的燈謎會,只是我做的一個荒誕離奇的夢嗎?

這時,有一蔡姓主人端上一盤我從未見過的水果,綠色的,兩頭尖,主人說是橄欖,我拿在手裡竟然不知如何食用,咬一口,很苦很澀的味道,再不敢咬第二口了,可是不用多久,口舌上竟泛起甘之如飴的甜蜜,這甜蜜真的很神奇,竟然在口中揮散不去,就像我剛剛做過的那個夢一樣!

蔡家祠堂外面也很熱鬧,潮汕紙影戲—鐵枝木偶劇《五福眹》正在一個大篷車裡上演,我好奇的上前觀看了一會兒,突然感覺眼前的場景無比熟悉,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腔調、甚至是接下來要發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好像很早以前就觀賞過似的。

[1]

作者簡介

任麗紅,1968年生,吉林省通榆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