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官吏清廉的故事(王禮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官吏清廉的故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古代官吏清廉的故事》中國當代作家王禮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古代官吏清廉的故事

在我國封建時代,雖然貪官污吏遍及國中,然而,清者自清,清廉之士並不乏陳。

晏嬰:不坐「豪華」大輅車

晏嬰,春秋時齊國人,曾任齊景公的宰相,以清廉聞名。晏子每次上朝坐的都是破舊的車子,駕的是劣馬,景公見了,就派他的寵臣給晏子送去一輛輅車(豪華大車)和四匹好馬。然而,一連三次,每次送去都被他退回。齊景公聞知,很是不悅,馬上叫人把晏子叫來,對他說:「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意思是說,你不接受輅車,我也不乘坐這樣的豪車了。晏子對景公說,您使我率領百官,我節衣縮食,是要以此為他們和全國百姓作出表率。即使這樣,我還擔心他們奢侈浪費不顧惜自己的品行呢。如果我和君王都乘大輅車,駕四匹馬,他們也就會效仿,這樣下去,百姓就會鋪張浪費,失去禮義,不僅我沒法禁止,國家也就會危險了。最終說服了景公的好意,沒有接受。

子罕:「不貪為寶」傳千古

子罕,春秋時期宋國人,曾任相國。宋國有個人得到了一大塊價值不菲的美玉,於是就去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獻玉的人說:「我已經拿給玉工看過了,玉工說是一件非常珍貴的寶物,所以我才敢進獻給您呀!」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意思說,「我把不貪當作寶物,而你把美玉當作寶物。如果把玉給了我,那麼我們兩個人都喪失了寶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寶物吧,你還是趕快拿回去吧。」可獻玉的人聽了,連忙對子罕說:「我得到寶玉的消息外邊的人都知道了,我懷中藏着寶玉,走到哪裡都不安全,還是把它送給您吧。這樣就可以免得被人謀財害命了。」於是子罕就只好答應把美玉暫時放在自己的住處。後來,子罕讓玉工雕琢了這塊美玉,然後賣出去,把所得的錢全部給了獻玉的人。從此,子罕以「不貪為寶」的故事就成為美談。

楊震:十斤黃金不動心

楊震,東漢人,早年,一次,在調任東萊大守時,途經王密任縣令的昌邑。王密任昌邑縣令是他向朝廷舉薦的,所以對他十分感激。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並從懷中捧出十斤黃金表示感謝。楊震堅辭不受,說:「我了解你的為人,你卻不了解我的為人,這怎麼可以呢?」可是王密還堅持說:「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的。」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麼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頓時滿臉通紅,趕緊走了。楊震為官清廉,生活上十分簡樸,他的子孫們與平民百姓一樣,過着蔬食步行的生活。他的親朋好友勸他為子孫後代置辦些產業,楊震堅決不肯。他說:「讓後世人都稱他們是「清白吏」的子孫,這樣的遺產,難道不豐厚嗎!」

楊震後來官至司徒和太尉,在朝廷任職達二十多年。其間,楊震恪盡職守,秉公辦事,勤政廉潔,為國為民,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由於「暮夜卻金」的事,楊震被人們稱為「四知先生」。

羊續:懸魚太守不收禮

據《後漢書.羊續傳》載:羊續,後漢人,為官清廉奉法。羊續在南陽郡任太守,廉潔自守,赴任後數年未回家鄉探親。一次,他的夫人領着兒子從老家千里迢迢到南陽郡來看他,卻不料被他拒之門外。原來,羊續吃的、穿的、用的根本供養不了妻兒,遂不得不勸說夫人和兒子返回故里,自食其力。

羊續後來歷任廬江、南陽兩郡太守多年,從不請託受賄、以權謀私。到南陽郡上任不久,府丞 提了一條又大又鮮的鯉魚來看望羊續,說,這魚不是買來的,是自己從河裡釣來的,請您收下。並再三解釋說,一條魚也算不上送禮,讓他嘗個新鮮。可不管怎麼說,羊續就是不收。推讓再三,這位府丞說:「要是您一定不收,那就是不想和我共事了。」話說到這個份上,無奈只好收下。但當這位府丞走後,羊續就將這條大鯉魚掛在屋外的柱子上,風吹日曬,成為魚乾。後來,府丞又送來一條更大的鯉魚。羊續說:「你在南陽郡是除了我以外最高的長官了,你怎麼好帶頭給我送禮呢。」然後指着房檐下的魚乾說:「你上次送的魚還掛在這裡,早已成了魚乾,還是請你一起都拿回去吧。」府丞很是羞愧,只好悄悄地把魚取走了。

此事傳開後,南陽百姓便把羊續稱之為「懸魚太守」,也再沒人敢給羊續送禮了。明朝于謙對此曾賦詩道:「剩喜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內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下,閒閱床頭幾卷書。」

鄧攸:自備乾糧去上任 鄧攸,晉代人,曾任尚書右僕射(相當於宰相之職)。元帝時,他被授予吳郡太守時曾自帶乾糧去上任,並且一再表示「俸祿無所受」,不要公家一分錢,「唯飲吳水而已」。他在吳郡時,公正廉明,深得百姓的喜愛。後來,鄧攸因病辭職,當地百姓一千多人拉着他的船不讓他走,他只好停下來,在半夜時分悄悄離去。第二天一早,大家發現鄧攸已走,感慨地唱道:「槌擊打,大五鼓,雞叫天要亮,鄧攸留不住。」從此,鄧攸也就有了「唯飲吳水太守」的美名。

王旦:拒住豪宅不謀私

王旦是宋朝宋真宗時的宰相,一生清廉無私。他雖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自己的住處卻很是狹窄簡陋,真宗幾次命人給他另建一所府第,均被他拒絕。他說:「我願意住在我的先人為我留下的老宅子裡」。並說,「生民膏血,安用許多。」意思是「老百姓辛辛苦


苦用血汗掙得的錢物,我怎麼能浪費呢,否則,我會不安心的。」他任大臣20年,任宰相12年,從未置辦田產。他說,子孫應當自立,何必置辦田產,使他們將來為爭奪田產陷入不義呢。王旦在病重時,真宗皇帝賞賜他白金5000兩,被他堅決退還。 另據史書記載,王旦的大女婿韓億,真宗欲召試賜進士及第,被王旦力辭。他的另一位女婿蘇耆有才學,參加應試時,一位大臣向真宗舉薦,真宗徵求王旦的意見,王旦一句幫忙的好話也沒說。他的侄子王睦也很有才學,曾求王旦推薦舉進士,也被他拒絕。並說:怎麼能與天下寒士相爭呢。王旦臨死前為家人留下遺言:任何人不許為宗親向朝廷求官。按宋代制度,首相之子可任七品官,可直到王旦去世,他的孩子沒有任何官職。他臨死交代其子:「我死之後,當削髮披緇以殮(用僧人的服飾下葬,表示悔過。)」其高尚如此,實為鮮見。

王翱:不聽老婆枕邊風

王翱是我國明代成祖至憲宗六朝重臣,曾官至御史、都御史、吏部尚書。據史書記載,王翱一生為官剛正清廉,克己奉公,是我國封建時代清官的傑出代表。王翱有一女,嫁於在京城附近任職的某官為妻,女婿很希望岳父將自己調到京城任職,一則名聲好聽,二來也好經常在老人身邊照顧他們。當時王翱正任吏部尚書,專管全國官員的選拔任免調轉工作,簡直不費吹灰之力。然而,當夫人代女兒女婿提及調動請求時,他竟拿起桌上器物「擊傷夫人」,自己也住進朝房多日不歸,最終「婿竟不調」。

還有一次,王翱的孫子以監生資格參加秋試,考試前,其孫子將主考官暗中給自己的一份考卷拿給他看。王翱看了十分生氣,他教導孫子道;「你如憑自己的真才實學考上,我也不忍埋沒你,如你因事先拿到考題而考上,就會妨礙貧寒的考生了。」說畢,將試卷撕碎「火之」。

海瑞:死後無錢葬自身

海瑞,明代人,字汝賢,自幼喪父,是母親把他教育成人。海瑞中舉後,曾做過一段時間縣裡學校的校長。當時,有的校長千方百計從學生家長那裡索取錢物,海瑞非常瞧不起這種做法,更不幹這樣的事。他不僅謝絕一切學生送禮,並在學校申明教約,學生一概不許給老師送禮金、禮物,還革除了逢年過節請先生吃飯喝酒的慣例。後來,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知縣,他除了領取自己的薪俸,拒不接受任何人送禮,也從不給他的上級送任何錢物。他穿布袍,吃粗米素菜,還自己在縣衙空地上種菜,派家人上山打柴,只是母親過生日時才買了2斤肉。後來,海瑞做了朝廷督撫大員,他家鄉一帶有人假借他的名義放債買田。他聽說後給家鄉知府親寫一封長信。信上說:「我自從出來做事,一直沒回過故鄉,我的薪俸剛夠我維持生活,並沒有一文多餘的錢用來放債買田,今後,凡是有打着我的旗號放債買田的,一律作為冒名處置,請嚴加懲處,不必留情,並請您把此事轉告海南各州縣。」

萬曆年間,海瑞在離職多年後再次出任朝中高官。他穿着破舊的衣裳,無一隨從,沿途幾千里,走了幾個月,竟沒有一個地方官知道他是誰,更別說迎來送往。他一上任,就貼出告示,禁止吏部和各衙門的任何官員向他送禮,把已經送來的禮金、禮品全部退還原主。兩年後,這位一生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清官病死在任上。海瑞死後,人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他的私人財產只有俸銀10兩和很少一點布料,連埋葬他的費用都不夠,在場的朝廷大員無不感動的落下淚來。經過大家商議,每人湊了一些錢,才為海瑞辦理了喪事。舉喪那天,南京城裡所有的店鋪都關了門,大街小巷搭滿了市民們自發起來祭奠的靈棚,悲痛之聲籠罩整個南京城。長江兩岸穿着白衣趕來送行的隊伍連綿百餘里。

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明代人,字廷益,曾官至兵部尚書,是繼文天祥、岳飛之後的又一位民族英雄。于謙在1449年京城土木堡一戰中,以超人的智慧勇氣以及非凡的指揮才能率領京城軍民擊潰了瓦剌的入侵,挽明朝之既倒,從而避免了一場危機中華民族生存的亡國之禍。

于謙少年時代就為自己明確了一生要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的心志。他在《石灰吟》一詩中寫道:「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在33歲時便做了山西河南兩地的巡撫。他總是「輕騎遍歷所部,延訪父老」,每年出巡(考察、調研),都一再告誡部屬及州縣各地方官要「愛養蒼生」,決不可「剝民肥己」。而他更是處處為下屬當表率,不收禮,也不送禮。每次進京朝謁或是議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應該帶點土特產之類的東西,均被他拒絕。他在詩中寫道:「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于謙一生清正做官,廉潔自守,他的俸祿收入常用來接濟貧窮的親朋,而自己卻十分節儉,「衣不錦繡,食不兼味」。他做兵部尚書時,景帝聽說他「服用過薄」,還曾專門派人送菜餚給他。他所居住的屋舍僅蔽風雨,景帝賜他宅第,他推辭再三,加以拒絕,至死,竟是「家無餘資,蕭然僅書籍耳」。用其一生實踐了他「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誓言。[1]

作者簡介

王禮民 ,籍貫山東菏澤,新中國同齡人,省直機關退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