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李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變遷》是中國當代作家李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變遷
我出生在爛柯山下涅水河畔一個名叫山曲的小村莊。幼年時期,正值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的中國農民,已經擺脫三座大山的壓迫,在新中國誕生的禮炮聲中,身價倍增,一躍而成為國家、社會及自己命運的主人。但建國初期的中華大地,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加上接連發生的自然災害,使得世世代代靠天吃飯的家鄉父老,生活陷入極度困境之中。他們蜷縮在遠離縣城的一條偏僻的窮山溝里,一年到頭,嚴格遵守生產隊的社員出工制度。在隊長的吆喝(間或還夾雜有謾罵)聲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牛拉肩扛人耕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們把汗水灑在腳下乾燥、灰黃的泥土上;目光牢牢地盯在會計手中厚厚的記工簿上,用最大的付出換取最低的回報。好多人家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我至今都常常會想起當時發生在鄰居石大爺家的心酸往事。
記憶中,在我剛滿七歲上小學的時候,住在我家西側的鄰居石大爺,就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身體不好,老是用手捂着胸口,吭吭哧哧地咳個不停。為此,隊裡的工分掙不下,所分的糧食也就更少了。加上孩子們多,常言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石大爺家的四個兒子,三個女兒,大的十五六歲,小的才二歲多,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營養跟上的話,應該像夏日田地里的蒿草一樣,蹭蹭地往上躥。可石大爺家每年所分的那點糧食,遠遠不能滿足孩子們成長的需要。不得已,石大娘只好每天拿着個破木升,東家借米,西家借面。可那時大家都不寬裕,偶爾接濟一兩次還能辦到,回數一多,鄰居們自然也就都有些避而遠之了。因而在我的印象中,石大爺一家經常面臨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危機。每當做飯吃飯的時候,石大娘就像一顆霜打後的茄子,耷拉着頭,一臉愁苦一臉無奈地坐在牆根下。弄得大家出來進去怪難為情的。每到這時,母親總會把我們的飯菜勻給她些。而幼年的我們,則常常為此而不得不半飢半飽地上學。就因為這,我們沒少埋怨過母親。要知道,我家那時也是窮得夠嗆。孩子倒是不算多,只有四個,可父親在外工作,只有母親一個人參加生產隊勞動。好在六十多歲的爺爺身體還算硬朗,也能隔三差五下地掙點工分,再加上在城市裡上班的姑姑、大伯的幫襯,才勉強度過饑荒。
烙在記憶最深處的,是當年石大娘親口對母親講過的一件事:
那是夏天的一個夜晚,石大爺過生日,大娘把攢了半年的一點白面拿出來,為孩子們做了一頓沒有滷子的白皮麵條。面一出鍋,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去吃了。嘴饞的小兒子狗娃趁着大家都在外面吃飯,摸黑從桌子下掏出一個玻璃瓶,他想放點醋更好吃些。可不曾想摸到的是一隻煤油瓶。狗娃吃了一口放了「醋」的麵條,感覺不如原先的好吃,一股刺鼻的怪怪的味道在嘴裡蔓延。他不知道怎麼回事,便出去找娘了。石大娘從狗娃手裡接過碗,一嘗,一陣撲鼻的煤油味嗆得她差點沒吐出來。她這才知道兒子往碗裡誤放煤油了。石大娘本想把飯倒掉,可想到半年多沒吃過白面了,這碗麵條來的多麼不容易,倒了覺得可惜。便咬着牙,狠狠心,硬是把一碗澆了煤油的麵條吞咽了下去。後來,這件事曾被當作笑談在鄰居間傳開。可嘆的是:大家在談笑的時候,臉上流露出的卻是夾雜着苦澀的僵硬的笑容。
一九七八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改革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我國開始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土地到人,包產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讓村里人一下子感覺有了盼頭。石大爺家按人口分得了三十多畝責任田。成為村裡的產糧大戶。從此,他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轉起來。幾個孩子聽從老父親安排,澆水、施肥、除草,每天起早貪黑,在自家田地間辛勤勞作。土地是不虧人的,當年的收成就翻了一翻。後來,孩子們利用農閒時節和寒暑假時間,外出打點零工,做點小買賣。幾年下來,竟有了積蓄。成為當時村里湧現出來的好多萬元戶之一。再後來,幾個孩子相繼成家並蓋了新房。當年饞嘴的狗娃,趕上了恢復高考的大好機遇。又重返學校復讀,二年後,考上了師範院校。成了縣城某中學的一名化學老師。狗娃小我一歲,如今,也快退休了吧?
去年秋天,我回老家小住,曾幾次到石大爺家串門閒聊。八十多歲的石大爺如今住在三年前新蓋的小洋樓里。屋裡敞亮舒適。彩電、冰箱、空調等新式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的設施設備和城裡人沒有多大區別。要不是親眼所見,我真不敢相信:眼前的這戶人家,竟會是當年窮得連鍋都揭不開的戶主。石大爺樂呵呵地為我倒水沏茶,顯然沒有了當年面黃肌瘦、咳痰喘氣的病態。閒談中,石大爺告訴我:三年前,省城大醫院的專家,跟隨縣醫療隊的同志送醫下鄉,親自上門,免費為他診斷治療。再加上這些年家裡條件好了,俗話說:心情舒暢,營養跟上。就這樣,折磨了他近半輩子的肺病,終於徹底治癒了。現在的石大爺,精神矍鑠,滿面紅光。怎看怎不像耄耋之人。他說,他閒暇的時候就是澆澆菜園,看看電視,到村裡的老年活動中心下下棋。他還說,要跟着村委組織的老年人旅行團到各地去轉轉呢。
作者簡介
李宏,女,山西省沁縣東風小學教師。曾在當地報刊上發表有多篇散文、詩歌及小戲小品。部分作品見於省市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