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光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反射光柵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光柵是一種多狹縫部件。光柵光譜的產生是多狹縫干涉和單狹縫衍射兩者聯合作用的結果。多縫干涉決定光譜線出現的位置,單縫衍射決定譜線的強度分布。光柵分為透射光柵和反射光柵,用得較多的是反射光柵。反射光柵又可分為平面反射光柵(或稱閃耀光柵)和凹面反射光柵(簡稱凹面光柵)。
平面反射光柵
目前,廣泛應用的平面反射光柵,是在玻璃坯上鍍一層鋁膜,然後用金剛石在這鋁膜上刻劃出很密的平行刻槽而成。目前我國大量生產的平面反射光柵每毫米刻槽600條或1200條,最密的達到每毫米1800條。由於鋁在近紅外區域和可見區域的反射係數都比較大,而且幾乎是常數,更重要的是它在紫外區域的反射係數比金和銀都大;再加上它比較軟,便於刻劃,所以通常都用鋁來做反射光柵。在鋁膜上刻劃出適當的槽形,就能把光的能量集中到某一級,從而克服了光柵的光強不如稜鏡的缺點。另外,製造透紅外線或紫外線的稜鏡有各種困難,如石英在紅外區域色散太小,食鹽怕潮等等,而反射光柵就沒有這些間題。鋁製的反射光柵,幾乎在紅外、可見和紫外等區域都能用。而且,一塊光柵刻好後,可以用它複製多塊,複製出的好光柵還可以再複製,複製方法也簡單。由於有這許多優點,在目前製造的分光儀器中,幾乎都用反射光柵代替稜鏡。
凹面光柵
又稱羅蘭光柵(Rolland grating)。它的作用是使光既衍射又聚焦。因而凹面光柵攝譜儀只需光柵、狹縫及感光板三部分。它可減少吸收現象,只存在光柵面一次反射的光損失,且無色差。可用於遠紫外光譜及遠紅外光譜區域。
在高反射金屬凹面上刻劃一系列的平行線條構成反射光柵,具有分光和聚光能力。若將狹縫光源和凹面光柵放置在同一圓周上,且該圓的直徑等於凹面光柵的曲率半徑,可得到很銳的細光譜線,該圓稱為羅蘭圓。常見的凹面光柵光譜儀有三種裝置,即羅蘭裝置,帕邢裝置和依格爾裝置。
羅蘭裝置所示,光柵中心和感光板中心固定在可動的連杆兩端,連杆的長度為光柵的曲率半徑,其兩端可沿互相垂直的導軌自由滑動,狹縫裝有導軌的交點上。在連杆移動過程中,狹縫、光柵和感光板始終在一羅蘭圓上。這種裝置的缺點為:只能用移動連杆來讀取不同波段的光譜。
帕邢裝置的羅蘭圓為一圓形鋼軌,狹縫和光柵都固定在鋼軌上,感光板環繞鋼軌安裝有一排底板架因而可同時拍攝幾組光譜,其優點是穩定性高。
依格爾裝置所示,其入射角等於衍射角,其中縫光源安裝在底板架的正上方,要改變波段可將光柵和底板沿相反的方向轉動同一角度,改變二者間的距離,使之始終位於羅蘭圓上。該裝置優點為體積緊湊,通常用於真空紫外光譜儀。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