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雙調·壽陽曲·答盧疏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雙調·壽陽曲作者朱簾秀

來自 古詩文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壽陽曲·答盧疏齋

創作年代:元代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文學體裁:散曲

作 者:珠簾秀

宮 調:雙調

曲 牌:壽陽曲

壽陽曲·答盧疏齋》是元代朱簾秀所作的散曲小令。這首小令充滿深情與怨恨,表現了珠簾秀對盧摯一往情深。曲中作者一方面對盧摯的臨行贈曲表示感謝,另一方面傾吐了自己做歌女的悲憤。整個小令將離別時強烈的情感起伏,表現得一波三折,真切感人。 [1]

壽陽曲·答盧疏齋作品原文

【雙調】①壽陽曲②答盧疏齋③

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④。倚篷窗⑤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壽陽曲·答盧疏齋注釋譯文

①雙調:宮調名。 ②壽陽曲:曲牌名。 ③疏齋:元代文學家盧摯的號。 ④玉堂人物:盧摯曾任翰林學士,故稱。玉堂:官署名,後世稱翰林院。因翰林院為文人所居之處,故元曲多稱文士為「玉堂人物」。 ⑤篷窗:此指船窗。

眼前是橫擋的重重青山,瀰漫着千萬縷煙霧。看不到你憔悴的面容,分別後我獨倚篷窗活活地受苦。恨不得跳進大江,隨着東流的江水一塊逝去。

壽陽曲·答盧疏齋創作背景

在珠簾秀和盧摯二人分別時,盧摯到江邊送行並做了一小令《壽陽曲·別珠簾秀》送給她。珠簾秀在接到那首小令以後,用原調寫此小令回贈盧摯。盧摯,號疏齋,所以此小令名為答盧疏齋。

壽陽曲·答盧疏齋作品鑑賞

「山無數,煙萬縷。」,一方面是直道眼前精算,渲染分手時的氣氛,一方面也有起興與象徵的意義。那言外之意是說:無數青山將成為隔離情人的障礙,屢屢雲煙猶如紛亂情絲,虛無縹緲而綿不絕延。 「憔悴煞玉堂人物。」,原來儘管行程緩緩,「山」、「煙」等外景不時撲入眼帘,而在作者腦海中浮現、心底里念叨的是盧摯。由景到人,說出送別之人的悲涼意緒,實業反襯出自己的悲傷。「憔悴煞」與盧摯所作「痛煞」相呼應,表現出盧摯對珠簾秀的一片深情,同時也形象地道出了別離的痛苦。

「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據盧摯原作中「華傳爾載將春去也」一句可知,珠簾秀將乘船離去,也許這是一次長久的離別,也許是一去不返,成為永訣,因雙方的心情都很沉重。行舟將發,作者想到等待自己的是寂然一身,孤倚難眠,只有那滔滔的江水與悠悠的離恨與自己做伴,這樣的處境實在難以忍受,因而說是「活受苦」。由此而想到了死,一死了之,豈不萬事都得到了解脫。「恨不得隨大江東去」一句就是這種心愿的表白。至此,作者的感情到達了高潮,全曲也在悲鍇沉痛的調子中結束。可貴的是,作者以死殉情的願望不是用哀艷低沉的調子寫出,而是以慷慨悲涼的詞語表現。

《壽陽曲·答盧疏齋》這首小令一改男女情愛的意象,把脈脈之情置在無數山中,萬縷煙里,以及東去的大江之上,全然都是開闊宏偉的大自然意象。曲中也用了「煞」字,但這一字用得巧妙,以「代言體」的角度讓這位玉堂人物自己去憔悴了。「大江東去」是從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演繹過來,竟用到了思愛之情上,這也是此曲的獨到之處。

《元散曲選注》:唐宋以來有些歌妓,以擅長文藝著名,得到一些詩人名士的欣賞。但由於地位懸殊,雙方的感情得不到社會的承認。珠簾秀這首曲子反映了這種思想上的苦悶。

壽陽曲·答盧疏齋作者簡介

珠簾秀 ,生卒年不詳,本名朱簾秀,是中國元代雜劇女演員,元代後輩藝人尊稱她為「朱娘娘」。珠簾秀現存小令一首、套數一套。其曲作語言流轉而自然,傳情執着而純真。曾一度在揚州獻藝,後來嫁與錢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並終於杭州。

參考來源

  1. 雙調·壽陽曲·答盧疏齋, 古詩文網,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