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叉毛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叉毛蓬
原圖鏈接叉毛蓬

中文學名:叉毛蓬

拉丁學名:Petrosimonia sibirica (Pall.) Bunge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中子目 Centrospermae

亞 目:藜亞目 Chenopodiineae

科:藜科

屬:叉毛蓬屬 Petrosimonia

分布區域:新疆多分布於阿爾泰山東南山麓、準噶爾盆地北部和北塔山西北麓

叉毛蓬分布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亞和西伯利亞也有。[1]

叉毛蓬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有密柔毛,老後近無毛。莖單一或由基部分出數條,直立或外傾;分枝對生,斜上。葉對生,條形,半圓柱狀,長1-3.5厘米,寬1-1.5毫米,通常稍呈鐮刀狀彎曲,上面平或具槽,先端漸尖,基部稍擴展,擴展處果時通常變成殼質。小苞片舟狀,具膜質邊緣,先端鑽狀並外彎;花被片5,透膜質,外輪3片橢圓狀卵形,內輪2片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與小苞片等長或稍短,背面近先端有柔毛,果時稍增大,下半部加厚並變成軟骨質;雄蕊5,花絲扁平,伸出花被外,約較花被長1倍;花葯紫紅色或桔紅色,長約2.5毫米,花葯附屬物頂端具2齒;柱頭與花柱近等長。


胞果寬卵形,淡黃色,果皮的上半部稍肥厚。種子直立,背腹扁,近圓形,直徑約1.5毫米。花果期7-9月。

叉毛蓬生長環境

適中溫超旱生耐鹽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半灌木或小半灌木荒漠草場常見的組成植物。在新疆多分布於阿爾泰山東南山麓、準噶爾盆地北部和北塔山西北麓,處于山麓洪積扇、低丘或沙漠邊緣。適應沙礫質棕鈣土與灰棕荒漠上,群落是以毛蒿為建群種。共建種還有鹽生假木賊、直立豬毛菜。伴生種除叉毛蓬,還有角果藜、四棱芥、鹽生草等。


也常以伴生種出現於準噶爾盆地西南部的古老淤積平原和土壤為壤質或黏壤質荒漠灰鈣土的琵琶柴與梭梭柴群落中。其他伴生種有翅花鹼蓬、肥葉鹼蓬、西伯利亞白刺、無葉假木賊等。草層高度為20~40厘米,總蓋度10%。種類較豐富,伴生種除叉毛蓬外,還有散枝梯翅蓬、紫筒草、葫蘆巴、刺果鸛虱、東方旱麥草等。


也常以伴生種出現於準噶爾北部,處於額爾齊斯河一烏侖古河古老階地廣大面積上,也小面積出現於天山北麓洪積扇和低丘上的鹽生假木賊群落中。土壤為鹽化或鹼化的棕鈣土和灰棕荒漠土。有的土壤甚至還含有石膏,機械組成為礫質、礫沙質或壤質,群總蓋度5%~10%,乃至15%~30%,其他伴生種木地膚、博樂蘆、地白蘆、木本豬毛菜、駝絨藜等。在天山北坡烏魯木齊一帶低山黃土荒漠草場上,可成為優勢種,伴生種有角果黎和豬毛菜、假木賊等。4月上旬萌發,5月開花,6月下旬結實,7月中旬開始枯黃。

叉毛蓬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亞和西伯利亞也有。

新疆多分布於阿爾泰山東南山麓、準噶爾盆地北部和北塔山西北麓。

叉毛蓬主要價值

適口性中等。整個生長時期直到秋季家畜不太喜食。秋季霜打後綿羊、山羊及駱駝喜食。據新疆牧民反映,刈割後粉碎是豬的好飼料。家畜初食有腹瀉現象。羊採食鮮草尿特別多,群眾認為是「涼性草」。粗蛋白質含量與禾草相近,纖維素明顯低於禾草,灰分和無氮浸出物都很高,是荒漠草場中較好的牧草之一。

參考來源

  1. 叉毛蓬,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