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罷杭州今春領吳郡慚無善政聊寫鄙懷兼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去歲罷杭州今春領吳郡慚無善政聊寫鄙懷兼寄 》 | |
---|---|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
《去歲罷杭州今春領吳郡慚無善政聊寫鄙懷兼寄》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做的詩詞之一。
白居易的文集在日本受到高度評價。平安時代,菅原道真寫漢詩,當時渤海國的人見道真的詩,認為與白居易的詩很像,這評語令道真很高興,還特別記載下來,引以為榮。[1]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去歲罷杭州今春領吳郡慚無善政聊寫鄙懷兼寄[2]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古詩
作者;白居易
詩詞正文
《去歲罷杭州今春領吳郡慚無善政聊寫鄙懷兼寄》
為問三丞相,如何秉國鈞。
那將最劇郡,付與苦慵人。
豈有吟詩客,堪為持節臣。
不才空飽暖,無惠及飢貧。
昨臥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鉛刀磨欲盡,銀印換何頻。
杭老遮車轍,吳童掃路塵。
虛迎復虛送,慚見兩州民。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3]
白居易的閒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閒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於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曆(766~779)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針砭作用。但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創造和風格的多樣化。[4]
視頻
參考資料
- ↑ 白居易生平 古詩文網
- ↑ 《去歲罷杭州今春領吳郡慚無善政聊寫鄙懷兼寄》 詩詞名句網
- ↑ 詩人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8-01-17
- ↑ 白居易簡介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