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廠窖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廠窖鎮

中文名 :廠窖鎮

所屬地區:益陽市

廠窖鎮,隸屬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位於南縣西南邊陲,三面環水,形如半島,新建的茅草街大橋把隔河相望的下柴市鄉、三岔河鄉、茅草街鎮、沅江的南咀鎮連成一體,澧水對岸為安鄉縣安德鄉和漢壽縣的酉港鎮、北與武聖宮鎮接壤。[1]

鄉鎮簡介

廠窖鎮轄23 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管轄區域總面積68.49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 54000 畝,總人口 34036人(2017年),居民大多為漢族。在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中,日軍1943 年 5 月 9 日從水陸進犯廠窖,殺害我同胞 3 萬多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廠窖慘案",廠窖鎮因此而定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濟建設

廠窖鎮地處"魚米之鄉",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一直占主導地位。糧棉麻油一直是該鎮的主導農產品。目前全鎮的糧食麵積基本穩定在2萬畝左右,其中雙季稻0.8萬畝,一季中稻1.2萬畝,年產糧食1.4萬噸;棉花面積1萬畝,年產皮棉1.6萬擔;苧麻面積0.7萬畝,年產苧麻1800噸;油菜面積2.2萬畝,年產菜籽3300噸。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為適市場經濟的發展,按照"穩糧棉、擴經作,重加工、活流通,攻養殖"的基本思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廣優質品種,發展避災農業、生態農業和高效農業,使農業生產效益倍增。近年來共改造低產低洼田地1500畝,其中退田還湖1000畝,改種湘蓮等水生作物500畝。

建立了以華藤農業科技園、楊柳湖為龍頭占地800畝的現代生態農業圈,發展了漢星韭花基地、浹南果木基地、德伏三元雜交豬基地、全成脆蜜桃基地、同西魚蚌混養基地、西伏名貴魚基地等十餘個高效農業生產示範點。同時,突出發展以珠蚌養殖和優質牛羊生產為重點的水產畜牧養殖業,全鎮魚蚌混養水面擴展至2500畝,構建了以鎮漁場、同西村為中心,輻射全鎮的珠蚌養殖體系。

交通狀況

廠窖地處四縣邊界之地,三面環水,水運交通四通八達,"襟長江而帶四水,瀕淞澧而聯華岳",藕池河中支和淞澧洪道可常年通航,特殊的地理環境,帶來了水路運輸的繁華。目前全鎮共有大小貨運碼頭4個,大小渡運碼頭6個,年貨物吞吐量達5.5萬噸,全鎮60%以上的貨物運輸是通過水路實現的。除水運交通外,公路交通也比較發達。縣道荷西公路貫穿鎮域全境,全長25公里,路面寬6米,是廠窖連接縣城及益陽、長沙等地的主要交通幹線。臨集鎮區的5公里公路路面於1996年硬化。

鎮道指南公路,寬闊平坦,可承載重型運輸車輛,直接與肖家灣工業區相連。村級公路也四通八達,大部分村級道路為砂石路面,不論天晴還是下雨,車輛及行人出入都較為方便。整個公路網以集鎮為中心,內可聯通每個行政村,外可溝通相鄰鄉鎮及周邊縣市,並直達常德益陽、長沙等城市。茅草街大橋於2006年12月26日正式建成通車,天塹變通途成為現實,我鎮南部交通出口得以暢通,從此結束借輪渡與外界溝通的歷史。

視頻

廠窖鎮2020春節晚會(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