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區靈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即墨區靈山鎮位於即墨城北15公里處。現轄4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77268人(2017年),耕地面積7.4萬畝。靈山鎮扼青煙公路及西部青濟鐵路之咽,南距青島國際機場30公里,204國道和王劉公路交相通過,東與青煙一級公路相接,西臨青濟鐵路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2020年6月30日,經省政府批覆同意,調整青島市即墨區部分行政區劃:撤銷靈山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靈山街道辦事處[1]
中文名: 靈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
地理位置: 即墨區北部
面 積: 189 km²
政府駐地: 青島市即墨區靈山街道府前街68號
電話區號: 0532
郵政區碼: 266219
人口數量: 77268人(2017年)
火車站: 即墨北站、藍村站
車牌代碼: 魯B魯U
目錄
歷史傳說
靈山老母,又稱靈山聖母、青霄元君。明朝萬曆年間,重修元君廟,掘地得元君遺殼並有一石碑,碑文記載了靈山老母成仙的故事。國子監祭酒周如砥為此撰寫了元君碑記。清朝乾隆版《即墨縣誌》記載:「靈山青霄元君祠,不知起於何時。萬曆年重修,掘得元君遺蛻並一石碑。乃周元王五年建。碑載:元君招遠王氏,許配墨邑金門,貌陋甚,十八歲尚未婚。孝事翁姑。一日出汲于山之東,遇一白馬素袍者曰:『吾奉帝命取爾上升,四月十五日其期也。』乃以巾搽元君面,容貌頓改。及期,果音樂遠播,紫雲罩山,遂登頂坐石而化。後,一小牧兒被雷擊死,尋蘇,言見雲中羽扇鶴駕,頂冠翡翠曰:『吾清霄元君也,救而傳語,唯孝當欽。』土人遂建祠于山巔雲。」綜合上述記載及民間傳說:周朝時,招遠王氏女淑娘自幼父母雙亡,由哥嫂撫養,倍受哥嫂譏諷打罵和虐待。然而,淑娘心地善良,盡力為家裡勞作,默默為街坊排難,極得鄰里好評,鄉民都憎其哥嫂對淑娘的虐待,常有街坊鄰居指責其嫂之過。哥嫂一怒,將淑娘賣到靈山金家灣村給金家做童養媳。在這裡她極孝翁婆、體貼丈夫、操持家務,善待姑叔,對街坊鄰居無不盡力相幫,對婦孺老幼均都愛護有加,充分展現了中國偉大女性的高尚情操。一日在靈山汲水時,遇到一素袍老人,在老人的指引下,換回真容,於當年的四月十五日在靈山山巔坐化成仙。成仙后,用自己的法力治病救人、扶危濟困、保佑一方百姓平安。人們極為尊崇,稱其為「靈山老母」,又名「青霄元君」。自周朝開始,當地百姓自發地捐資捐物修祠塑像,對廟宇逐年修繕擴建,漸成規模,特別是唐、明兩朝官家的參與,使靈山廟宇一度成為膠東地區最大的廟宇建築群。相傳靈山老母(青霄元君)與泰山老母(碧霞元君)是姐妹,在即墨地區凡是建靈山老母廟的地方均建有泰山老母廟。人們將老母成仙之日即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五日定為靈山廟會,是即墨數十處山廟會中規模、會期最大,參會人數最多的廟會。清朝一位文人的一句「靈山四月扛馬行」,形象地反映了靈山廟會的盛況。靈山老母的傳說源遠流長,靈山老母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傳說已深深地烙印於人們的心中。「靈山前,大亂不亂、大減不減」等諺語流傳至今。靈山東山坡村的來由也足以說明靈山老母香火的鼎盛,靈山前有一個村莊叫東山坡,據村莊有關族譜記載:該村原叫藍家莊,是以即墨城藍家為首的大戶人家,為了來靈山膜拜靈山老母的方便,在靈山山前買得土地,並蓋了房子,以到靈山膜拜老母住宿、休息之用。平日則僱人照看,久而久之,即墨及即墨以外的有錢人家,相繼在此購買土地、蓋房搭屋,漸漸地成了一個村落。由於西邊一路之隔的村叫山坡,為分辨兩村,故而稱之東山坡,西邊的原山坡改名為西山坡。隨着近代中國的戰火不斷,經濟蕭條,特別是解放戰爭年間,靈山這座方圓百里拔地而起的孤山,是交通網絡里的唯一制高點,成為備受敵我雙方注重的軍事要地。據《中國解放戰爭史》記載:在這彈丸之地,敵我雙方曾投入數萬兵力,你爭我奪,比較大的戰役就有三次,使山上的自然景觀和廟宇建築全部被戰火摧毀。「文化大革命」期間,與靈山老母傳說有關的一些殘存遺蹟,又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自此,關於靈山老母傳說的很多文化物質載體在世上消失了,但有許多東西仍散落於民間,靈山老母傳說的精神仍牢牢根植於人們的心中。1992年,為弘揚民族文化,靈山鎮政府組織相關單位在原址上重修靈山廟,東配殿增修泰山老母殿、西配殿恢復三姑娘殿。同時,對原有而已被破壞的玉皇廟、觀音殿進行修復。重修的廟宇仍保持原廟宇的風貌。靈山聖母,又叫青霄元君,據明朝萬曆年間祭酒周如砥所記:萬曆年間重修靈山祠時,掘得元君遺殼,並得一石碑《元君碑記》,碑上記有:元君生於招遠,童養於即墨金家灣,舍姓為媳,貌甚醜陋,婆家憎之,朝打暮罵,無一刻安寧。一日,汲水于山之東,遇一士,白馬素袍,索水飲馬,元君即應之,飲後,士曰:「吾乃玉帝欽差,汝乃天仙玉女,青霄元君也,生時未帶真容,恐凡人玷污,今差吾還汝真容取汝升天。四月十五日,靈山若祥雲籠罩,是汝本部侍役迎候,汝當于山巔登寶座」。言訖,遞一方青巾予之,並言:「進家門時用此巾拭面,還汝真容,家人若問,可實言之。並言,神明不可侵也」。言並升空而去,元君重汲水回家,依言而行,果然貌變,艷於異常,家人驚訝,元君實言告之,家人即擇四月二十三日圓房完婚。四月十五日,靈山頂紫氣籠罩,隱聞笙聲琴樂,元君假借送飯,登靈山頂,坐化於靈山頂望海石旁,家人將其埋於石旁。過三五載,有吳、宋、張三姓小兒放牛於靈山西坡,忽狂風大作,一聲炸雷,三小兒均被擊倒,一會兒吳姓小兒醒,異香撲鼻,睜眼一望,空中五彩祥雲,雲中一女,艷姿麗彩,頂帶翡翠,對小兒言:「吾乃天仙玉女青霄元君,今日救汝,用汝之言傳於後人,修吾寶殿,塑吾金身,起香會,傳世人,惟孝當欽」。小兒告於父母,父母廣傳四鄰,民間自發集資立祠廟,塑金身,定於四月十五日為靈山廟會,流傳到今。靈山廟於1945年被戰火摧毀殆盡。為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旅遊事業,根據歷史資料和當地老人回憶,1992年,靈山鎮按原布局恢復建設了靈山老母廟,投資160餘萬元。現廟內共有四個大殿,靈山老母殿居中,1.5米高300餘斤的靈山老母青銅塑像擺放正中,東側為泰山老母殿,西側為三姑娘殿和財神殿,建築外觀巍峨,古色古香,殿內神佛塑像栩栩如生,備具神態。
鎮名由來
因靈山村而得名。村名源於村南靈山,靈山素以靈氣著稱,山上有碧霞元君和靈山老母廟,亦因山形靈芝,故又名「靈芝山」。
交通建設
靈山鎮位於即墨城北15公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36度32分,東經127度27分。現轄42個行政村,常住人口77268人(2017年),耕地面積7.4萬畝。靈山鎮扼青煙公路及西部青濟鐵路之咽,南距青島國際機場30公里,204國道和王劉公路交相通過。東與青煙一級公路相接,西臨青濟鐵路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該鎮經濟以農業為主,是青島市蔬菜生產基地和青島市秸稈養畜示範鎮。靈山鎮是蒙沙河、流浩河的發源地,兩河環繞,滋潤着全鎮肥田沃土;是國家確定的「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和「商品糧基地縣」的重要鄉鎮。
氣候環境
氣候屬平原、丘陵半濕潤溫涼區,年平均氣溫12℃,無霜期200左右,常年降水量600-750毫米。靈山位於針駐地南2公里,秀麗的靈山諸峰於萬頃平原之中拔地而起,韻味無窮。地表水和地下水豐富,是蒙沙河、流浩河的發源地,域內有水庫、平塘50餘座,水質甘冽。
發展概況
2006年,全鎮轄42個行政村,總人口30378人,其中男15238人、女15140人。總面積80.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33公頃。全鎮完成生產總值5.3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6%。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2.34億元、1.97億元和1.0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35%和28%。地方財政收入697.6萬元,財政支出1640.25萬元。居民儲蓄餘額8265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5990元,比上年增加665元。
農業
2006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以下經濟產業產值均為現價,下同)4.22億元,其中農業2.95億元、林業1687萬元、牧業1.08億元、漁業180萬元。糧食總產3.44萬噸,下降10%;花生總產8860噸,下降5%;蔬菜、瓜類總產4.85萬噸,下降10%;水果總產1800噸,增長5%。大牲畜年末存欄2780頭,豬年末存欄3650頭、年內出欄2.08萬頭,羊年末存欄680隻,家禽年末存欄35.8萬隻、年內出欄266.4萬隻。水產品總量108噸,下降5%。淡水養殖面積10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7.54萬千瓦,增長0.5%。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820公頃,增長3.9%。
工業
2006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5.44億萬元,增長21%。限額以上工業企業9家,工業總產值3億元,工業銷售產值2.95億元,固定資產小計1.29億元,資產合計1.25億元,負債合計2976萬元,利潤總額2869萬元,利稅總額2974萬元。限額以下工業企業243家,工業總產值2.43億元,銷售收入2.18億元,上繳稅金1192萬元,利潤總額1430萬元,資產總計1.24億元,負債總計1292萬元,實收資本1.1億元。
招商引資
2006年,全鎮引進外資企業1家,共有外資企業6家,年內合同利用外資3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72萬美元。引進內資企業21家,共有內資企業58家,年內合同利用內資2.52億元,實際利用內資8000萬元。出口創匯778萬美元。
各項社會事業
2006年,全鎮有初中1所,小學7所,共有在校學生2783名;幼兒園15所,入園幼兒787名。有衛生院1所,醫療室(站)25個。人口自然增長率4.3‰,計劃生育率100%。百戶擁有電話80部,有線電視入戶率60%。
城鎮建設
2006年,靈山鎮編制完成鎮駐地及旅遊風景區7.8平方公里的詳細規劃,並協調市城建局免費為東三泉等5個村莊進行村莊總體規劃;投資362萬元完成了全長600餘米的毓秀路建設工程和全長350餘米的市場排水暗渠;投資280萬元完成占地20畝的新農貿市場建設工程,較好的改善了農貿交易環境;投資160萬元完成中心小學三期工程24間多媒體教室及操場建設,改善了教育教學條件;投資150萬元完成了王新路1200米長駐地段兩側的綠化、鋪裝;協調和配合上級施工單位完成了209省道兩側全長10公里路段的高標準綠化工程;完成小遊園的高標準建設,栽植各類高檔苗木1.6萬株;投資232萬元完成河南一村、河南三村、東山坡三條進村路和韓國首爾雕塑園路的硬化工程,道路總長3000餘米;完成了首批20處村莊垃圾中轉站的建設,配備總價30萬元的環衛車2輛,為下步順利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投資100萬元完成西山坡、東三泉村的河道治理和圍村林的建設,栽植各類樹木3700株。優美的環境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先後被評為省級和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
工業發展
靈山鎮有着良好的投資環境,工業園區、小城鎮建設、靈山旅遊開發已全面展開。基礎設施完備,勞動力資源充足。全鎮共有各類企業100多家,產品種類繁多,商標印刷、服裝製造、塑料、糧油加工等行業發展迅速。全鎮規劃靈山工業園、青紡聯工業園兩處工業園區,占地面積2080畝,開發利用。
人口數據
常住人口77268人(2017年)。
旅遊資源
靈山位於即墨市區北10公里處,占地4平方公里,海拔154.6米,因狀似靈芝,又名「靈芝山」,素以靈山聖母而聞名。山體三峰呈東西走向排列,西峰最高。山上樹木茂盛,滿目青翠,綠草如茵。晴日登上望海石,可東望大海波濤洶湧,陰雨天氣則山頂雲霧繚繞久聚不散。靈山聖母廟始建於周元王五年,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靈山老母的美妙傳說婦孺皆知。玉皇頂、送生店、聚仙洞、泰山老母殿、十八隻手殿等金碧輝煌,廟宇內神佛雕像栩栩如生。兩噸重的坤靈洪鐘聲震數十里,堪稱齊魯第一鍾。古歷四月十五日和十月二十五日的靈山廟會,歷史悠久,是膠東半島規模最大的廟會,廟會日方圓數百里趕會的人數達20萬之眾。2001年被命名為「即墨市靈山森林公園」,2007年被評為國家A級旅遊景區。
靈山聖母殿
靈山聖母殿是距今為止是靈山風景區建設最早、影響最大、最為富麗堂皇、吸引遊客最多的一座廟堂,內供奉「靈山老母「,位於靈山西峰之巔。相傳始建於公元前471年,後經唐朝、明朝兩次大修和擴建,成為靈山眾廟堂規模之最,到清朝道光、咸豐年間由於地方天災人禍諸多原因逐漸破敗,直到1929年,靈山廟主持手持《重修靈山廟宇》一紙四處叩化募捐,這才由民間集資重新修復,並且有了相當大的規模。
靈山廟
靈山廟總投資為80餘萬元,落成於靈山西峰南坡的一處景點,占地1600平方米的院落有四部分組成:
中國百神圖
這是邀請省市知名畫家,參照《中國百神圖譜》精心繪製而成,近百幅圖像,全部精心裝潢,鑲嵌於四面院牆內,圖像繪製精湛,文字說明簡潔明了,文圖並茂,確為廣大遊客了解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大精品,這也是膠東地區僅有之作。
醒亭
醒亭為八角亭,內懸高2米,直徑1.25米,重4000斤的「金瓜型」銅鐘,其鍾蒲牢紐由兩條金龍昂首戲珠組成。12支排列於鍾扇,示意宇宙天地輪迴復始。鐘聲渾厚、純正。此鍾以「坤靈」命名,「坤」在老古釋意:「乾為天,坤為地」、「男為天,女為地」,「坤」代表女性,靈山老母是個女神,此鍾是獻於靈山老母,故以「坤靈」命之。
神州鼓樓
鼓樓中放置巨鼓,直徑3米,高1米,鼓身由桑木拼成,鼓面由兩頭噸重大牛剝的皮蒙成,堪成齊魯第一鼓。
園正殿
面南背北的一座殿堂,為財神廟。
胡仙觀音殿
靈山胡仙觀音殿建於1992年,總投資50萬元,是參照當年被毀的送生殿、觀音殿和十八隻手殿的內容而建成,占地面積為300平方米,位於靈山鎮西峰東南腳下,整個建築由四間正殿和兩旁配殿組成,正殿為觀音殿,內由送生娘娘、觀音菩薩、十八隻手佛,東配殿為胡三太爺殿,是靈山鎮風景區內的主要人文景觀之一。
玉皇廟
建於1992年,位於靈山西峰頂東側,於聖母殿相鄰,是依據被毀的玉皇殿建成的。玉皇殿,當地人稱之為八角琉璃殿,是靈山十大殿堂之一,相傳建於1924年,在現玉皇廟東50米處,兩層建築,大殿建築外觀為八個角。上覆琉璃瓦,故稱之為「八角琉璃殿」,殿門正南,門內兩側由哼哈二將把守,正殿下層由觀音菩薩、彌勒佛、無壽佛、兩側有十八個羅漢,正殿上層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兩側有四大天王、太白金星。建築華麗,風格獨特,在靈山十大殿堂中其規模僅次於聖母殿,1947年,在靈山爭奪戰中被戰火摧毀。玉皇廟,占地300平方米,有正殿四間,內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兩側有四大天王,是靈山風景區內主要人文景觀之一。
視頻
山東省即墨市靈山鎮西姜村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