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象波浪谷(小豬她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印象波浪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印象波浪谷》中國當代作家小豬她爸的散文。

作品欣賞

印象波浪谷

黃土高坡上,有一個奇美而壯觀的地方。地理坐標定格在陝西榆林市靖邊縣,紅砂岩峽谷是它的大名,波浪谷是它的暱稱。

當我把目光投向寂靜的山谷,時光仿佛一下子凝固了——交錯的溝壑,層層疊疊的紅砂岩,酷似一波連着一波的海浪,綿延起伏,涌動着柔美的波紋,像一道道時光年輪,觸手可及。

十多年前,我去靖邊的時候,波浪谷還沒什麼名氣,養在深閨,鮮為人知。早先,我只知道另一處的波浪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交界處的帕瑞亞峽谷,一個由五彩繽紛奇石組成的風景區。

那天,朋友在微信上,發出一組奇美的山岩景觀圖片。我以為是美國的波浪谷,朋友卻說,這個波浪谷在中國,在陝西靖邊。圖片上,那些巧奪天工、赤壁丹霞的山岩深深吸引着我。之後,靖邊的波浪谷便像磁石一樣留駐心頭,時時吸引,常常念之。

終於,等來一個去靖邊波浪谷的機會。萬壑召喚,我心中早已波濤翻滾。

那一天,雖然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還是從榆林市出發了。中午時分,抵達靖邊縣,一座位於毛烏素沙漠南邊的古城。古城歷史悠久,據史學家們考證,早在舊石器時代,靖邊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演繹光陰蹉跎的故事。漫天黃沙吹盡,沒有給古城留下多少歷史感嘆,卻孕育出古老而燦爛的文化,蒙漢文化、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在一起,平實而粗獷,悠悠地傳唱着高亢、野性、深沉、滄桑的「信天游」。

放下行李,與靖邊的朋友簡餐。朋友問我,風雨兼程到靖邊,想看什麼儘管說。我開口便說,最想看的就是波浪谷。結果,幾位當地人一臉蒙圈,相互嘀咕,啥是波浪谷?我趕緊把微信上見過的圖片,繪聲繪色地講述一番。朋友都笑了,說是紅石峁。也許,波浪谷是一幫攝影愛好者參照美國峽谷給起的名字,當地人還不大接受。想想也是,波浪谷雖然很唯美,卻有些空中樓閣的意思,難以引發腳踏實地的滄桑感懷。紅石峁,這名字接地氣,透着一股實誠和樸實勁,符合三秦大地的氣質,很像陝西人。

紅石峁即是波浪谷。眾人整明白我心中「磁石」的方位,出縣城便向東去,大約二十多公里處的龍州鎮,就是波浪谷。一路上,雨點從天而降,加入我們的行程,興致愈濃,雨卻越下越大,只能停下稍作休整。心心念念的波浪谷就在二十公里外,我卻不得不放緩追逐的腳步。美好的事物,不會唾手可得,也不會輕易錯過,需要靜心等待。

下午兩點多,雨停了。沒有雨霽初晴,天還是陰沉沉的。載着我們的麵包車,碾過路邊的積水,停在紅砂岩峽谷之上。心中那塊磁石「突突」地跳動,腳步急促起來,目光早已撲向山谷。

一條蜿蜒的峽谷,橫臥眼前。站在峽谷邊緣,俯瞰下去,溝壑縱橫,奇峰疊嶂,危岩壁立,線谷、巷谷、絕壁構成奇妙的丹霞地貌,赤紅如火焰的砂岩,像泥石流,像水波紋,甚至像紅色的血液,一堆堆連着一簇簇,一坨坨牽着一條條,一圈圈傍着一彎彎,向峽谷深處涌去。

來波浪谷之前,我曾有過懷疑,峽谷砂岩的顏色是否真實?我學過攝影,知道怎樣調整圖片的色飽和度。現在站在峽谷之上,儘管雨水洇濕了砂岩,峽谷呈現暗紅色,又因沒有反射光,失去一些明艷;儘管陰天沒有光照,峽谷顯得呆板,缺乏立體感,但我從鏡頭中,仍然感受到逼人的壯觀和炫美,忽然覺得波浪谷竟然美得這般不真實。

波浪谷的紅砂岩,學名叫「砒砂岩」。因地殼抬升、風雨浸蝕、山崩地塌、溝壑墜落,在古生代二疊紀和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之間,逐漸形成獨特的地質地貌。我們可以想象,億萬年來,狂風捲動塵沙,沉積成巨大的沙丘,地下水浸漬過的紅沙覆蓋沙丘,礦物質把沙凝結成了砂岩;風和水不斷侵蝕岩體,如同一把雕刻刀,雕琢出層疊豐富的波紋,一層層、一道道的紋路,匯集成時間的印記。

奇妙的丹霞地貌,是歲月打磨的痕跡,是可觸摸的歲月。我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驚詫於黃土高坡上,竟然有着赤色的溝壑,大海波浪翻湧的氣質。

一行人沿着新修的簡易木棧道,走進波浪谷的懷抱,走進雕刻精美的時光隧道。

彼時,紅石峁剛剛開發,不成規模,不收門票。大體有「火焰丹霞」「赤壁丹霞」「地心丹霞」「水上丹霞」四個景觀群,每一處都彰顯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為景區尚無導遊服務,這些奇形怪狀的紅石峁,只能憑想象力來解讀。其實,我對於取個好聽的景觀名,有沒有導遊解說,並不十分在意,幾年之後誰還會牢牢地記住那些景觀名或者解說詞?對于波浪谷這樣的自然景觀,只需敞開心扉,用心體會。這樣想,我更專注於風雨剝蝕的線條,歲月沉積的溝壑,時光渲染的色彩,把它們從山中、溝底、水旁,或從起伏的開闊地上,撿拾到心中,複製成斑斕的印象。

拾級而下,向谷底走去。兩側的砂岩石千姿百態、神韻奇特,雖然也叫岩石,卻沒有稜角,億萬年的風雨抹去了四棱八角,砂岩石變得圓潤起來,如同雕鑿打磨拋光的紅色寶石。左手邊,凝固着一朵赤色的雲彩,左彎右曲,宛如國畫中大朵大朵的祥雲;右手邊,一坨倒錐體的岩石,刻畫着一圈圈的紋路,像一隻巨大的陀螺,恍惚中覺得它還旋轉着,從億萬年前的荒漠旋來;抬頭望,一座敦厚圓圓的岩石,形同客家土樓,其上布滿了一條條細溝,凸起的部分像紅色的泥漿,流淌着說不盡的滄桑……這一路,砂岩石殊異流丹,接二連三,恍若夢境。我試圖數清砂岩上波紋的層數,最終還是放棄了。每一層波紋都是一段漫長的日子,無窮無盡,數它作甚?

路開始變窄,沒有了木棧道,我們走在紅色的砂岩石上。砂岩原本就是聚沙而成,加之風雨侵蝕,風化得挺嚴重,一不留神會被紅色細沙滑一下。我們走得非常小心,生怕一腳踩壞波紋,踩斷時光的年輪。狹窄之處,可以近距離觀察砂岩石的細部。雨水沖刷出深深的溝壑,凸凹有致,像黑膠唱片上的紋路,又似凝固的流水,貼近了看,伸手撫摸,似乎能聽到遠古的號子。兩座不大的小山包,被螺旋式的波紋包裹着,色如渥丹,層理分明,看上去像兩顆熾熱的心。它們執手從遠古走來,愛得如此天長地久。站在一座岩壁下,順着波紋望去,蜿蜒起伏的紋路,一層層重疊着,好似水波彎彎,千迴百轉,一眼萬年。

從老時光里走來,我們一路來到谷底,驚見一條不大的流沙河。河水從上游紅砂岩滲出,流過紅色岩壁。紅砂岩的過濾作用,使得河水格外清澈。波浪谷如畫,沙多水少,潺潺的水舒緩地流動,沙子似乎也在流動,靜美的波浪谷此刻甦醒了。波浪谷如詩,筆酣墨飽的紅砂,描繪出一首靈動的詩歌。水面粼粼的微波,那是盎然的詩意;偶爾冒出的氣泡,那是迷人的詩眼。

微小的流沙河,沒有大河的氣勢磅礴,更無湖泊之波瀾壯闊。在狹長的山谷里,在聳立的砂岩間,在滿目的赤色中,它把生命的清流賦予給深幽的空谷,如同一幅巨型的八卦圖,注入陰柔,平衡黃土高原的陽剛,滋養乾涸的土地。流沙河以獨特的氣質,妝點了寂靜的山岩,平添一股勃勃生機。

沿河走到下游,是一片翠綠的蘆葦。我們踩着窄窄的木板橋,穿行蘆葦叢,抬眼看到四周圍攏的岩壁,赤紅與翠綠交相呼應,給鮮有草木的峽谷帶來鮮活的氣息,清新悅目。上得對岸,開始爬坡,這是從另一端走出峽谷。雨後,道路泥濘,我們深一腳淺一腳走着,鞋子上沾滿了紅色泥土。

忽然,看見一座突兀而起的紅砂岩,垂直的絕壁上居然有兩排十多孔的窯洞。非常納悶,既無繩索,也沒梯子,怎樣才能走進窯洞裡?我們站在岩壁下,你一言我一語,開始各種猜想。一位當地人打此路過,見我們七嘴八舌不得要領,就主動和我們交流起來。經他一番講述,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座古寨,叫「閆家寨」,窯洞是用來避匪患的,在寨子裡另有暗道通往窯洞。可不要小瞧這些窯洞,裡面大得很,而且碾子、倉庫等生活設施齊全。爬過最後一道山坡,直接面對閆家寨的城關,破損的城牆,牆外菜地周邊殘餘的工事,遠處山坡下幾近坍塌的窯洞,如訴如泣曾經的風霜雪雨。據說,北宋康定至慶曆年間,范仲淹在此屯兵戍守,並寫下一首詞《漁家傲•秋思》,「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站在山頂上、古寨前,回望波浪谷,驚嘆滄桑變換,感懷陝西歷史文化的厚重。歲月悠悠,雕琢出恆久繁複的過往,磨礪出波浪谷的唯美。我把這幅糅合了大自然與人文歷史的畫卷,輕輕掩上,離開時只留一個依戀的背影。

臨近傍晚,回到靖邊縣城。朋友張羅着晚餐。菜餚以靖邊特產的羊為主,燉羊肉,還有滋味純正的羊雜碎,軟硬適中的羊蹄。印象最深刻的是剁蕎面,好吃又好看。廚師現場演示,提臂懸肘,手握大刀,「噔噔噔噔」雨點般落在蕎麥麵上,麵條翻動,細若粉絲,不愧是「陝西一絕」。

席間,話題少不了波浪谷。今天我們所到之處,僅為已開發的一小部分,還有一大部分我們沒去。那些暫時沒開發的黃土地下,還有多少奇異的紅石峁,還是個未知數。當風雨剝開黃土,露出紅砂岩時,附近農民並不覺得它有多美和多藝術,甚至抱怨老天不公,這綿延起伏的紅砂岩,既不能耕種,又不能放牧。就這麼着,很長一段時間,波浪谷一直隱藏在風沙之中,遮掩了赤壁丹霞的美麗。如今,靖邊縣正在對波浪谷進行保護性開發,努力打造5A級旅遊景區和國內一流旅遊勝地。這對於祖祖輩輩守望這片土地的鄉民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貧瘠的土地,幾近荒漠的山野,靠着富民政策,長出「金豆豆」,結出富裕果。

夜色闌珊,酒已斟滿。我們舉起酒杯,為神奇秘境中的紅砂岩峽谷,為丹霞映天的紅石峁。原生態的美,穿越億萬年而來,波浪谷未來可期。

[1]

作者簡介

小豬她爸,退休公務員,喜歡文字寫作。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