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隸屬於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2006年7月科技部批准建設,2009年12月通過驗收。前身是國家海洋局海洋動力過程與衛星海洋學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院士吳國雄研究員為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大可研究員為實驗室主任。

它是國家海洋局系統目前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發展歷史

2006年7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設,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實驗室的前身為國家海洋局海洋動力過程與衛星海洋學重點實驗室,集中了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物理海洋,海洋遙感和海洋生態等方面的傳統優勢和人才力量。

2019年11月,為優化整合構建部科技創新平台,自然資源部對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評估結果為優秀[1]

科研實力

實驗室以衛星海洋學海洋環流動力學和近海環境關鍵過程為重點研究內容,強調利用衛星遙感資料和多學科交叉研究,建立我國近海及鄰近洋區海洋環境動力學理論體系,發展相應的海洋環境觀測高新技術[2],為我國海洋可持續開發利用和維護國家海洋安全與權益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中科院巢紀平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大可博士任實驗室主任。實驗室以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為原則,在學術委員會指導下,實行主任負責制和民主評議的管理制度。

研究領域

為國家海洋安全和海洋可持續發展服務,從揭示海洋環境時空演變的過程和機理入手,利用衛星遙感和ARGO等海洋觀測新技術,開展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的多學科交叉與整合研究。

衛星海洋學:

海洋水色遙感

海洋微波遙感

海洋環流動力學:

近海海洋動力過程

海洋環流與氣候

近海環境關鍵過程:

物質輸運與營養鹽動力學

基礎生物生態動力學

視頻

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重組後的國家海洋局掛牌
走向深海——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