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衛星城鎮是大城市體系中的一個層次,是依附於大城市、與大城市聯繫緊密、處在大城市周邊而又與大城市相對獨立的中小城市[1]。其目的在於緩解大城市的人口、就業、住房、交通壓力[2]。
中文名 : 衛星城鎮
拼 音 : Wèi xīng chéng zhèn
應 用 : 大城市體系
外文名 : The satellite towns
學 科 : 建築學
別 名 : 衛星城市
起源和發展
衛星城鎮的設想最初由英國的霍華德在1898年提出,當時被稱之為「花園城市」,1903年在倫敦郊區最早建起了這樣的城市一萊奇沃斯。衛星城鎮的概念則是後來由美國的泰勒於1915年提出的,中文譯作衛星城鎮,亦稱衛星城市。根據霍華德的設想,1919年英國規劃設計第二個田園城市──韋林時﹐即採用了衛星城鎮這個名稱。20年代﹐英國建築師R.昂溫為倫敦地區制訂諮詢性規劃﹐提出大規模地把倫敦的人口和就業崗位分散到附近的衛星城鎮去。當時,所以採用衛星城鎮的名稱主要是因為田園城市已被用於泛指城市「開闊的郊區」或「田園式市郊區」﹔其次,也為了表明韋林之類城鎮同倫敦在經濟上有緊密的聯繫。之後﹐衛星城鎮一詞便流傳開來﹐並被廣泛運用﹐有時還被用於稱呼大城市邊緣那些規劃良好的工業郊區。
霍華德「田園城市」
20世紀初,針對倫敦城市不斷膨脹擴大、人口規模過大和過度集中等種種弊端,1903年,「田園城市」創始人霍華德,選擇距離倫敦東北大約公里處位置着手建設了第一座「田園城市」一萊奇沃斯。霍華德的「田園城市」設想和設計模型,基本特徵是以一定的規模城市為中心,在其周圍興建一圈較小的城鎮,形成一個市鎮組合群。
英國「大倫敦規劃」
為減輕人口向倫敦中心城區過度集中的壓力,1944年英國政府制定了大倫敦規劃,基本目標就是有計劃地從過度擁擠的大城市中心區疏散幾十萬人口。該規劃選擇離倫敦市中心半徑48公里範圍內建設8個衛星城,劃為4個同心圓,分別為城市內環、郊區環帶、綠化環帶及最外層的鄉村環帶。
英國「新城運動」
進入60年代後,英國新鎮規劃出現了新的變化,其中較為典型的是密爾頓·凱恩斯的新城規劃。在功能組織上,將用地規劃與交通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統一考慮,為了減少交通,最終選擇了工作崗位完全分散的布局形式。
特點
衛星城鎮是指在大城市外圍建立的既有就業崗位,又有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設施的城鎮。建立這種城鎮旨在控制大城市的過度擴展,疏散過分集中的人口和工業。衛星城鎮雖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經濟、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託的大城市(母城)有較密切的聯繫,與母城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以農田或綠帶隔離,但有便捷的交通聯繫。
衛星城鎮的特點是建築密度低,環境質量高,一般有綠地與中心城區分隔,其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業。它們多數是藉助於大城市中心城區的輻射力並由舊有小城鎮發展形成的,少數在新規劃的郊區和鄉村空地上建設而成。
作用
1.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衛星城鎮的建設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適應了國民經濟不同發展階段的建設需要。衛星城鎮的工業企業已成為工業生產中一支重要力量。
2.有利於舊城改造
衛星城鎮中實施的工廠郊遷,一方面改善了市區環境,另一方面工廠有了發展餘地,可以進行工藝改革、原材料緣合利用和「三廢」治理。
3.支援郊區農村的發展
建設衛星城鎮,既發展了工業,又可以在文化技術、水電交通、醫療、商業服務、農肥等方面支援農村的發展。
4.符合人防、戰備上的需要
工業企業和人口逐步分散到衛星城鎮去,符合人防、戰備上的需要。
界定
交通聯繫緊密度
衛星城鎮的布局首先應該堅持距離略超前的戰略,本着「長空間距離,短時間距離」原則進行選擇和規劃。
空間距離優化:發展中國家大城市地區的疏散理論認為在大城市周圍50km範圍內是母城建成區的擴展範圍,而50~100km的地帶可成為疏散極成長的地區,是選擇衛星城鎮的最佳環帶。
時間距離優化:時間距離指標的目的是衡量空間可達性,即是指一個區域國家、地區、城市、線狀和點狀基礎設施與其他有關區域進行物質、能量、人員交流的方便程度、便捷程度。
城市經濟輻射範圍
城市作為人類活動的中心,同周圍廣大區域保持着密切聯繫,具有控制、調整和服務相鄰區域的功能。幾乎每個城市都是一個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它帶動和影響周圍地區的發展,從而形成外部效應場,這種外部效應場就是城市的吸引範圍。而一個城鎮首先要處於母城的經濟輻射範圍之內,才可以跟城市發生物質和信息上的密切聯繫,也才具備了發展成為衛星城鎮的先決條件。
經濟聯繫緊密度
緊密度是指兩地區之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經濟流等聯繫的密切程度。根據衛星城鎮基礎理論可知,其與母城必須具備經濟上緊密聯繫這一特徵。
城鎮發展條件
衛星城鎮的選擇除了要考慮與母城之間的交通聯繫緊密度、是否處於母城的經濟輻射範圍之內以及與母城之間的經濟聯繫緊密度之外,其所處的宏觀區位和自身的發展條件和基礎也不容忽視。
建設要點
1.衛星城鎮建設要與舊城改造結合進行,使城鄉建設得以協調發展。對舊城環境矛盾較小的工業(如服裝、手錶),可以允許就地發展和改造,但對城市矛盾較大的工業(如染料、治煉),必須嚴格控制,或轉產,或逐步遷移。
2.衛星城鎮的開闢,要有可靠的物質經濟基礎,具備相當的生產規模,才能着手籌建。基本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
3.充分利用現有交通運輸條件,並結合原有城鎮設點,避免平地起家。
4.城鎮性質要以某種行業為主,綜合發展。改變工業性質大多比較單一的狀況,以便於工業生產協作,原料、產品的綜合利用和組織雙職工同地工作。
5.要充分利用衛星城鎮現有設備能力,發揮它們的某些優勢,發展生產和增加收入,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
詞條標籤: 科學百科工程技術分類 行政區劃 地理
視頻
8.1華容新聞美麗衛星城鎮
參考來源
- ↑ 衛星城鎮是大城市體系中的一個層次,是依附於大城市、與大城市聯繫緊密、處在大城市周邊而又與大城市相對獨立的中小城市,百度文庫 - wenku.baidu.com/v... - 2011-10-31
- ↑ 其目的在於緩解大城市的人口、就業、住房、交通壓力,漢典 - www.zdic.net/hans/%...- 2021-3-10